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常乐镇

常乐镇

①隋开皇初废凉兴县置,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置常乐县。

②即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常乐镇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》 “张店镇” 条下: 平陆县西有 “常乐镇”。


(1)在山西省平陆县西南部。面积205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常乐,人口6300。以村民意愿为名。1949年属第五区,1953年设常乐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2001年西侯乡、留史乡并入。产麦、棉、玉米及薯类、苹果、杏等。有工矿配件、链条、水泥、化工等厂。风平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引黄工程常乐垣电灌站、明关帝庙。(2)在江苏省海门市中部、通吕运河与青龙河两岸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常乐,人口 7000。 清咸丰年间成集,因常受江海潮之害,故以美好意愿命名。1949年为常乐乡,1957年龙英、长安、种玉、秦李、永乐乡和翻身乡部分并入。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为常乐乡,1991年置镇。2000年平山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等。有酿酒、搪瓷、制衣、建材、日用化工等厂。青掘公路经此。近代实业家张謇故里,有张謇纪念堂和史料陈列室。(3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北部、南流江东岸、南流江三角洲顶端。面积250平方千米。人口6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常乐圩,人口6160。南汉常乐州治。1950年设乡,1959年改公社,1984年置镇。产稻、黄红麻、花生、甘蔗、龙眼等。有爆竹、丝绵、造纸、食品、综合加工、农具、农机、五金、纺织等厂及林场、蚕种场。集市贸易以水产品、香蕉、花生为大宗。名产桑蚕茧。209国道过境。(4)在四川省蓬溪县中部。面积47平方千米,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常乐,人口1600。以唐建常乐寺得名。1950年建常乐乡,1958年为常乐公社,1983年复常乐乡。1992年常乐、庭英二乡合并置常乐镇。有粮食加工、农具修理等业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。蓬射、蓬红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常乐寺。(5)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部、黄河南岸。面积403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路街,人口 1890。 因境内常乐堡而名。1956年置常乐乡。1958年改卫星公社,1962年更名常乐公社。1983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为半农半牧区。产小麦、稻、玉米。是中卫山羊产地之一。有煤炭、石膏、陶瓷、水泥、农具修造等厂矿。杨下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清代水车、老君山寺庙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枫香驿

    又名枫香店。明置,即今安徽宿松县东北柳溪乡驻地枫香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宿松县:枫香店“在县北四十里。亦曰枫香坂,向有枫香驿。明崇祯十年,流寇犯境,官军御贼于此,败绩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宿松县东北部

  • 葛仙山

    ①在今江西靖安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靖安县: 葛仙山 “在县西北二十三里。云即葛洪也。上有葛仙巷、练丹坛,岭有金钟,每遇风雨晦螟则有声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 葛仙山 “明正德间,土寇胡

  • 铜人原

   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新筑镇一带。《关中记》: “秦为金人十二,董卓坏以为钱,余二枚,魏明帝欲徙诣洛阳,到霸城重不可致,今在霸城大道南。”金人即铜人,故名铜人原。

  • 长胜圩

    即今江西宁都县南长胜镇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长胜县治此。

  • 郖津渡

    又名陌底渡。在今山西芮城县陌南镇南。为黄河渡口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杜畿传》: “ (卫) 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,畿至不得渡。……遂诡道从郖津渡。” 即此。

  • 南雅口

    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南雅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南平县: 南雅口 “在府北六十五里。地势高耸,下临溪流,有闽越王庙”。

  • 兜訾城

    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。《汉书·郑吉传》: 地节三年 (前67),“击破车师兜訾城”。

  • 马当镇

    即今江西彭泽县东北三十里马当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彭泽县:马当镇“有巡司,元至正间建于马当山麓,明洪武六年徙于此”。清仍于此置巡司。(1)古镇名。元至正中于今江西省彭泽县东北马当山麓置巡司。明洪

  • 玄武门

    ①唐长安宫城北面的中门,也是太极宫(即隋大兴宫)北面的正门。建于隋初。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。唐武德末李世民于此发动“玄武门之变”。②唐长安大明宫北面的正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城北。贞观八年(634)建

  • 王景堡

    即王佺堡。在今宁夏永宁县西南旺全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