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广侯国
西汉置,属齐郡。治所当在今山东淄博市附近及其东北部一带。东汉省。
西汉置,属齐郡。治所当在今山东淄博市附近及其东北部一带。东汉省。
即今湖北恩施市东北白杨镇。清同治《施南府志》卷6《村集》:“白洋坪,距(恩施)县八十里。”
清置,属永济县。即今山西永济市。1949年永济县移治于此。
在今江苏泗洪县境。《后汉书·张禹传》:东汉元和三年 (86),张禹为下邳相,“徐县北界有蒲阳坡,傍多良田,而堙废莫修。禹为开水门,通引灌溉,遂成熟田数百顷”。注引 《东观记》: “坡水广二十里,径且百
五代南唐保大九年 (951) 升松源镇置,属建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。北宋开宝八年 (975) 改名松溪县,并移今治。古县名。五代南唐保大九年(951年)升松源镇置,治今福建省松溪县东北旧县。
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胜州置,治所在榆林县 (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北部、呼和浩特市西部和托克托县地。唐贞观三年 (629) 改置胜州,天宝元年 (74
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二十里南独乐河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密云县: 峨嵋山寨在 “县东北 (南) 百十里。其东曰黄松峪关、将军石关。……《志》 曰,自峨嵋山寨东至蓟州之黄崖谷关,凡五口”。
在今四川云阳县西。明嘉靖《云阳县志》卷上:巴阳水驿在“县西五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二》:巴阳驿“在云阳西六十里。一名小彭驿。以彭溪为名”。
①北宋政和二年 (1112) 置,属祥州。在今四川高县东北。宣和三年 (1121) 属长宁军。元废。②北宋崇宁三年 (1104) 改溪兰宗堡置,属西宁州。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南。后废。
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松潘卫: 流沙关 “敌骑经由地也。万历二十八年以后,遇秋防尝以重兵驻此”。
战国魏邑,后入赵。在今河北肥乡县西南二十里。《战国策·魏三》: 叶阳君谓魏王曰,“王尝身济漳,朝邯郸,抱葛薛、阴成以为赵养邑,而赵无为王有也”。清黄丕烈 《战国策札记》: “ ‘薛’ 即 ‘孽’字之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