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济军
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置,治所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。四年(979)置定陶县为军治。熙宁四年(1071)军废。元祐元年(1086)复置,金废。
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以济阴县定陶镇置。四年析曹、单、濮、济四州地置定陶县(治今山东定陶县北),为军治。属京东西路。熙宁四年(1071年)废。元祐元年(1086年)复置,仍治定陶县。辖境约相当今定陶县。金废。
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置,治所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。四年(979)置定陶县为军治。熙宁四年(1071)军废。元祐元年(1086)复置,金废。
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以济阴县定陶镇置。四年析曹、单、濮、济四州地置定陶县(治今山东定陶县北),为军治。属京东西路。熙宁四年(1071年)废。元祐元年(1086年)复置,仍治定陶县。辖境约相当今定陶县。金废。
商、周诸侯国。姒姓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汤封夏之后,至周封于杞也。”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汴州雍丘县,古杞国城也。周武王封禹后,号东楼公也。”初在雍丘(今河南杞县)。杞成公迁都缘陵(今山东昌乐县东南
明永乐初置,寄治今河北河间市城西。明建文四年(1402年)置,治今河北省河间市,属后军都督府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年)裁入河间卫。
一名小辽水,即今辽宁境内浑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高句骊:“辽山,辽水所出,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。”
在今辽宁沈阳市南四里。古名小沈水。源出沈阳城东关观音阁涌泉,东南流入浑河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沈水“在承德县南四里。俗名五里河。自东关观音阁东泉眼发源,流入浑河。旧名小沈河。辽、金沈州,元沈阳路,
①一名苕水。即今浙江省北部注入太湖之苕溪。为本省七大水系之一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湖州乌程县: “霅溪水一名大溪水,一名苕溪水,西南自长城、安吉两县东北流,至州南与余不溪水、苧溪水合,又流入太湖,在州北
唐贞观六年(632)置,属羁縻彻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六十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二》:叩马村“相传夷、齐叩马谏武王处”。
①三国吴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南三十八里大坡镇城村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改为宁新县。②三国吴析耒阳县置,属湘东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常宁县南三十里三洞口。隋属衡山郡。唐属衡州,神龙二年 (7
在今河南商水县南。《汉书·王子侯表》:宣帝本始元年 (前73),封广陵厉王子刘昌为南利侯。即此。
在今新疆库尔勒市北铁门关哈满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敦薨水经尉犁国尉犁城,“其水又西出沙山铁关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