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扶阳县

扶阳县

①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萧县西南六十五里。本始二年(前72)改为扶阳侯国。东汉复改为扶阳县。寻废。《后汉书·盖延传》:建武二年(26),盖延伐刘永,“拔薛,斩其鲁郡太守,而彭城、扶阳、杼秋、萧皆降”。唐李贤等注:“扶阳,县名,属沛郡。”

②东晋太元中侨置,属南谯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无为县北五十里。南齐后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属巢州。七年(624)废。

③南朝梁改扶县置,属邵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新宁县东二里金城故城。陈改扶夷县。

④隋仁寿四年(604)置,属庸州。治所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北八十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21扶阳县:“置于扶水之北, 因此为名。”唐属费州。后废。

⑤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驩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北部。贞观元年(627)属演州,十六年(642)废入咸驩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萧县西南。属沛郡。东汉废。(2)东晋太元中侨置,治今安徽省无为县西北。属谯郡。南朝齐以后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置,属巢州。七年又废。(3)南朝梁改扶县置,治今湖南省邵阳市西南。属邵陵郡。南朝陈改名夫夷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昌驿

    在今广东新兴县城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 新昌驿 “在县治东”。

  • 索头城

   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二十里女水之南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4: “后魏慕容白曜围沈文秀于青州,筑此城,因有索头村。” 南朝呼辫发为索头,呼魏为索虏,故名索头城。在今山东省青州市西北。北魏慕容白曜围沈文秀于

  • 高柳

    战国赵邑。即今山西阳高县。《山海经·海内西经》: 雁门山 “雁出其间,在高柳北。高柳在代北”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即今山西省阳高县。西汉置县。

  • 朝冠山

   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富川县: 朝冠山 “在县东一里。其相接者曰马鞍山”。

  • 中道

    古代中国中原地区至西域交通道路之一。(1)《三国志》卷3裴注引《魏略·西戎传》:“从玉门关西出,发都护井,回三陇沙北头,经居卢仓,从沙西井转西北,过龙堆,到故楼兰,转西诣龟兹,至葱岭,为中道。”即从今

  • 会安关

    金大定八年(1168)改会宁关置,属会州保川县。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。宣统《甘肃新通志》卷9:会安关“在靖远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乌兰山上”。金置,在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。后废。

  • 南上洛郡

    南朝宋侨置,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南。西魏改名丰利郡。南朝宋侨置,治今陕西省白河县南。西魏改置丰利郡。

  • 大弥江

    即今四川盐亭、射洪等县境梓江(梓潼水)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4潼川府:大弥江“在射洪县东。源出剑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射洪县:大弥江“在县东。源出剑州,经盐亭县流入境。又有小弥江,在县北,下流皆注于涪

  • 层步山

   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北三里。《水经·澧水注》:“澧水又东历层步山,高秀特出。山下有峭涧,泉流所发,南流注于澧水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70澧州:层步山,“盛宏之《荆州记》云,此山外望只如一山,入里乃有二重,因号

  • 广武

    城名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广武山上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汉王四年(前203),汉王“引兵渡河,复取城皋,军广武,就敖仓食。项王……与汉俱临广武而军,相守数月”。《集解》:“孟康曰:‘于荥阳筑两城相对为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