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云 (雲) 峰
在今安徽歙县城南练江南岸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0徽州: 披云峰 “在歙县西南二百步,山势峭拔,苏德祥为亭于峰顶,名披云亭”。
在今安徽歙县城南练江南岸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0徽州: 披云峰 “在歙县西南二百步,山势峭拔,苏德祥为亭于峰顶,名披云亭”。
一名三里堤。在今河南开封市。民国《续河南通志》卷7:护城堤“离(开封)府城三里,一名三里堤。西北接金村,绕城围抱,东南直抵苏村。盖前代筑以防水者。或云,因隋堤遗址,后被河水冲圯。明正统间,巡抚于谦因河
即今江苏江阴市西石庄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江阴县图:西有石庄桥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江阴县西有“石庄桥镇”,“石庄桥跨桃花港港界武进县,亦为县西要区”。
①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。为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。明为首善书院,万历三十三年 (1605)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在此建经堂传教。清顺治七年 (1650) 天主教耶稣会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此正式营建南堂
亦作灵场海口。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东北勒场附近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永乐八年(1410),“(沐)晟追(陈)季扩至虞江,贼弃栅道。追至古灵县及会潮、灵长海口,斩首三千余级,获伪将军黎弄”。明设灵长海口巡司
即今福建寿宁县治鳌阳镇。明景泰六年(1455)于此置寿宁县,至今仍为县治。
唐置,为军镇,属戎州。在今四川宜宾市西二十一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1僰道县:“马湖戍在县二十一里。”唐戎州十一镇之一。在今四川省宜宾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符二年(875年),高骈“修复邛崃关、大渡河诸城
在今福建罗源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宝胜山 “在罗源县东北。山最高大。黄沙溪水出焉”。
①东汉雒阳宫殿名。在北宫东北隅,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。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载:中平六年(189),“九月甲戌, 即皇帝位,年十九。迁皇太后于永安宫”。注引《洛阳宫殿名》曰:“永安宫周回六百九十八丈
①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云凤山在“县(今城关镇)西北四十里,山势回翔有险可恃。元末土人保此曰凤山砦”。②在今四川营山县北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营山县:云凤山“在县治北,山势高
①西汉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分梁国置,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。治所在昌邑县(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)。武帝建元五年(前136)国除,改为山阳郡。宣帝竟宁元年(前33)复为山阳国。西晋泰始初改为高平国。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