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海岭
在今广西钦州市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9钦州: 望海岭 “在安远县北”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82廉州府: 望山岭 “在钦州北一十五里,可登以望海”。
在今广西钦州市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9钦州: 望海岭 “在安远县北”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82廉州府: 望山岭 “在钦州北一十五里,可登以望海”。
①在今河北赤城县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:东山在“卫(独石城)东三十里。极高峻。上有墩台,可了三百余里”。②即土山。在今江苏江宁县(东山镇)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“东山”条:“上元
即今江苏淮安市东北五十五里茭陵乡。因汉楚元王刘交陵墓建此而得名。清时有把总驻守。
在今广东澄海市东南莱芜半岛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 “莱芜山”条:“大莱在(澄海)县东南二十里。一名双髻山。”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)在此设潮州右营把总,并建炮台于此。
即杀虎林。在今河北栾城县西北十五里乏马铺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天福十二年(947),契丹主北归,及栾城(今县西)病甚,“至杀胡林而卒”,即此。在今河北省栾城县北。相传唐武则天时,突厥入河北,为唐军袭击
在今河北临城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临城县 “龙尾冈” 条下载: “县城北有董冈。《志》 云: 冈东接尧峰,西临泜水,环抱奇胜。尧峰在县东南二里,峰峦颇秀美。”
泛指黄海、东海的近海地区。以在大海之右(西),故名。元置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,治婺州路(今浙江金华市)。明置海右道,治济南府 (治今山东济南市)。泛指黄海、东海的近海地区,以其在大海之右(西),故名。
①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山刊旅”,指九州的名山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、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以会稽、泰山、王屋、首山、太华、岐山、太行、羊肠、孟门为九山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 司马贞《索隐》以汧山、壶口、砥柱、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兖州。治所即今山东泗水县。大业初属鲁郡。唐属兖州。元至元二年 (1265) 废入曲阜县。次年复置。明属兖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属兖济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
1929年11月设置,属云南殖边督办公署。驻宁洱县 (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)。辖十三县、二行政区 (设治局)。辖境相当今云南南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以西,景东、临沧、双江等县以南地。1938年
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南锡坑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90: 长乐县有锡坑坝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