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水寨镇

水寨镇

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水寨镇。古名黄巾固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3:“按《述征记》:历城到营城三十里。自城以东,水弥漫数十里间,南则迫山,实为险固。逮金乱,土人因阻水立邑,号曰水寨。”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4“高唐县故城”条称:“本古黄巾固城,今为水寨。”


(1)在山东省章丘市北部。面积61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水寨,人口 5600。传古时是一大湖的中心高地,得名水寨。《续山东考古录》:“《述征记》云:‘历城到营城三十里。自城以东,水弥漫数十里间,南则迫山,实为险国。’逮金乱,土人因阻水立邑号曰水寨。”1949年属旧军区和唐王区,1953年属旧军区。1954年设水寨乡,同年改镇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区,1985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、蔬菜、西瓜、苹果、葡萄、桃等。有农机修造、五金、塑料、纺织、铸造、复合板等厂。水胡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明张家林大桥、清水母庙洪福寺、三元殿、汉代黄巾固城遗址。(2)在河南省项城市北部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6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城区。1949年置镇。1953年县人民政府迁此。1958年改公社,1961年复置镇。昔筑有寨,因位于沙颍河和枯河之间,四周环水,故名。曾称夹河集。1993年起为项城市治。有机械、塑料、味精、五金、手工艺品等厂。106国道与洛界公路交会于此。有地方铁路通漯河。(3)在河南省伊川县中部、伊河东岸。面积36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水寨,人口3000。原名高村,传古代龙门未开凿时,附近一片积水,这里地势较高,居民在此建村,明代筑寨避水,故名。1975年建水寨公社,1984年改乡,1994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大豆、花生等。有玻璃、造纸、石英、纤维板、棉纱、面粉等厂。焦柳铁路和郑卢、洛界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元都观。(4)在广东省五华县东北部、琴江下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6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水寨,人口1.2万。因处琴江河谷平原,昔因地势低洼,洪水常淹浸村寨而得名。1949年设水寨镇,属五华县四区。1952年属一区,县治迁此。1957年属水寨乡,1958年属水寨公社。1970年析出城镇公社。1981年设水寨镇。近郊主产稻、蔬菜和水果等,琴江沿岸产毛竹。有化肥、建材、农机、冶金、造纸、森林化工、食品等厂,小手工业较盛。华五、惠水公路在此交会。琴江通航梅县、汕头等地。镇西北有革命烈士纪念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从噶克长官司

    亦名松冈长官司。清乾隆十八年(1753)置,属杂谷直隶厅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西松冈乡。后废。

  • 浊谷水

    在今陕西省中部。源出耀县西北,东南流经三原县,至富平县南入石川河。《水经·沮水注》:“浊水上承云阳县东大黑泉,东南流谓之浊谷水,又东南出原注郑渠,又东历原经曲梁城北,又东径太上陵南原下,北屈径原东,与

  • 鲁甸汛

   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十五里鲁甸乡 (甸心)。清设鲁甸汛。

  • 哀江

    在今湖南湘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湘阴县 “湘江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县南三十五里有哀江,亦名哀江浒,旁有大哀,小哀二洲,以舜二妃哀思于此而名也。其水自湘江分流,过敖头,经板滩,至女洲,历县

  • 土沱镇

    在今重庆市西北水土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重庆府巴县“朝天驿”条内:“北九十里有土沱水驿。”

  • 麻镇

    即今陕西府谷县北府镇。1937—1949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河府县。

  • 大陂流汛

   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六十八里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:大壁流“傍山临涧,为入乾(今吉首)大路。征苗时尝设粮台于此”。

  • 兴龙山

    在今四川绵阳市北。民国《绵阳县志》卷1:兴龙山在“治北六十里。旧名龙鼻觜。山半有石刻 ‘古龙鼻觜’ 四大字”。清嘉庆五年(1800)德楞泰镇压白莲教义军,曾驻此,改名兴龙山。即“兴隆山”。

  • 云山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奉州置,治所在定廉县(在今四川理县北一百一十里上孟乡)。八年(749)移治天保军(今理县西北米亚罗镇),改为天保郡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奉州置,治定廉县(今四川理县北孟屯沟)

  • 了丝坡

   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。清光绪《畿辅通志》卷68《关隘二》:了丝坡汛“在县西四十五里。旧设把总驻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