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通监
北宋置,属曲江县。为铸钱监。在今广东韶关市西。后升为县级监,属韶州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;永通钱监“在州水西一里。庆历间, 叶公清臣、宋公祁经度山泽置监,分遣金工以采之。岁用铜百万斤,可得盛币三百万,三分其一以上供,余復市铜几得二百万。庆历八年九月,三司言:本州天兴场铜大发,岁采二十五万斤,请置监铸钱,诏为永通监”。
在今广东省韶关市西南。北宋属曲江县。
北宋置,属曲江县。为铸钱监。在今广东韶关市西。后升为县级监,属韶州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;永通钱监“在州水西一里。庆历间, 叶公清臣、宋公祁经度山泽置监,分遣金工以采之。岁用铜百万斤,可得盛币三百万,三分其一以上供,余復市铜几得二百万。庆历八年九月,三司言:本州天兴场铜大发,岁采二十五万斤,请置监铸钱,诏为永通监”。
在今广东省韶关市西南。北宋属曲江县。
先秦黄河决口处。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新镇附近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 苏代曰,“决宿胥之口,魏无虚、顿丘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河水 “又东径遮害亭南。……又有宿胥口,旧河水北入处也”。古黄河决口处。在今河
在今四川乐山市城内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一》:方响洞“在乐山县儒学前东百步许。水从洞出,甃为大井,声若环佩,锵然有韵,旧名丁东水”。北宋黄庭坚改为方响洞,作诗云:“古人题作丁东水,自古丁东直至今。我为更
亦作塘沟。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塘沟。以唐沟河为名。清乾隆 《当涂县志》 卷6 《镇》: 唐沟镇 “在县东南一百里湖阳乡”。
在今四川米易县境。唐樊绰 《云南志》 卷7: “诺睑川有锡山,出锡。”
①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宜兴县:义山“在县东八十里。东临太湖,西抵县南六十里之垂脚岭,入(浙江)长兴县界”。②在今江西永新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09吉州永新县:义山“在县东南二十
在今云南保山市东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: 青华海 “汇诸流为池,广十余里”。
即占婆补罗的省译。“补罗”是梵语“城”的意思。
①西魏废帝二年(553)置,治所在东关郡新宁县(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沙坝场)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)移治周安郡西流县(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开江、开县及宣汉县东南地。隋大业二年(606)废
①北宋大观三年 (1109) 置,治所在绥阳县(今贵州凤冈县北馁阳镇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、绥阳、湄潭等县地。宣和三年 (1121) 废。②南宋建炎四年 (1130) 升高邮军置,治所在高邮县 (今江
元天历二年(1329)置,属河南江北行省。治所在江陵县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以南、石首市以北、监利县以西、枝江县以东地。明太祖甲辰年(1364)改为荆州府。元天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