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顺等处宣抚司
元至正七年(1347)升永顺等处安抚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。明洪武六年(1373)改为宣慰司。
元至正七年(1347年)升永顺等处安抚司置,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老司城。属四川行省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升为永顺等处宣慰使司。
元至正七年(1347)升永顺等处安抚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。明洪武六年(1373)改为宣慰司。
元至正七年(1347年)升永顺等处安抚司置,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老司城。属四川行省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升为永顺等处宣慰使司。
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。东汉延熹二年(159),尚书令李玮诛梁冀有功,封金门亭侯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。东汉延熹二年(159年)尚书令李玮因诛梁冀有功,封金门亭侯。
在今广东翁源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东山径“在翁源县(治今翁城镇)东十里。石壁险峻。明嘉靖中,知府符锡命乡人开凿,往来便之”。
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南九十里上肥地满族乡。民国《开原县志》图:东南有下肥地。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开原县: “县属下肥地,在八棵树南四十五里。户数三百,人口一千九百。”
1930年改罗斛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罗甸县。在贵州省南部,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3013 平方千米。人口31.2万。辖7镇、1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龙坪镇。明设罗斛哨,
①秦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。西汉为广陵国治。东汉为广陵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邗江县。五代南唐又改江阳县为广陵县, 治所即今扬州市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省入江都县。南宋
即今安徽霍山县南霍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灊县:“沘山,沘水所出,北至寿春入芍陂。”《水经·沘水注》:“《地理志》曰:沘水出沘山,不言霍山。沘字或作淠。”
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桃源县置,属常德路。治所即湖南桃源县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桃源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桃源县置,治今湖南省桃源县。属常德路。辖境相当今桃源县。明洪武二年(1
即别失八里。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。《元史·明安传》: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明安“至别失八剌哈思之地,与海都军战有功”。即此。
唐贞观二十一年 (647) 以铁勒浑部置皋兰州,属燕然都护府。永徽元年 (650) 升为都督府。其地应在今蒙古国中央省土拉河北岸,乌兰巴托西南。后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贞观二十一年(647年)以回纥浑部置
在今福建宁德市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