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口镇
一名汉皋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城区。明置巡司于此。为中国四大镇之一。清分置仁义、礼智两巡司。移汉阳府同知驻此。咸丰八年(1858)中英《天津条约》开为商埠。
古镇名。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。明嘉靖中渐成聚落。清咸丰八年(1858年)辟为商埠。工商云集,街市蔓延,与朱仙、景德、佛山并称为四大名镇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置夏口厅。1912年改为夏口县。1926年改为汉口市。
一名汉皋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城区。明置巡司于此。为中国四大镇之一。清分置仁义、礼智两巡司。移汉阳府同知驻此。咸丰八年(1858)中英《天津条约》开为商埠。
古镇名。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。明嘉靖中渐成聚落。清咸丰八年(1858年)辟为商埠。工商云集,街市蔓延,与朱仙、景德、佛山并称为四大名镇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置夏口厅。1912年改为夏口县。1926年改为汉口市。
在今河南固始县北五十里淮河南岸朱皋村。元末红巾军刘福通曾据此。《明史·韩林儿传》:元至正十一年(1351),“福通据朱皋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古镇名。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北。元末红巾军刘福通曾据此。明有巡检司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循州安抚司,十六年改循州路,属江西行省。治所在龙川县 (今广东龙川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龙川、和平、兴宁、五华、连平等市县地。二十三年 (1286) 复改为循州。元至元
即今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南之南定镇。胶济铁路罗家庄支线经此。
唐南诏置,在今云南大理市西郊天生桥附近。唐樊绰《蛮书》卷3:“开元元年中,蒙归义攻石桥城,阁罗凤攻石和,亦八诏之数也。”在今云南省大理市西天生桥。《蛮书·六诏》:“开元年中,蒙归义攻石桥城,阁罗凤攻石
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淯水“东径百章郭北,又东鲁阳关水注之”。
南齐置,属宣城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宣州市境。旋废。
在今山东胶南市东北。明洪武八年(1375) 于此置巡司,属胶州。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裁。古镇名。在今山东省胶南市北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置巡检司,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废。后又称逢猛铺。
即卑庐州。在今四川小金县境。
①明置,属宁远卫。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六十里东关站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宁远卫:“西有小沙河中右千户所,辖东关驿至曹庄驿。”清改东光站。②即今浙江上虞县西东关镇。旧名东城驿,明改东关驿。1912年改东关镇
北宋乾兴元年 (1022) 置,属镇戎军。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北九十里。金改为乾兴堡,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