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孜宗山抗英遗址

江孜宗山抗英遗址

在今西藏江孜县城宗山上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西藏爱国军民为抗击英国侵略军,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。围墙以石块筑成,高5—8米,宽4米。当时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,西藏军民誓死抵抗,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。后弹尽援绝,与攻上宗山的英军展开肉搏,跳崖牺牲。炮台和宗山遗址至今尚存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城宗山上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西藏爱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遗址。宗,藏语意为“城堡”,原为西藏县一级行政单位。江孜宗山地势高峻,为抵御英军,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。围墙以石块筑成,高5~8米,宽4米。当时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,西藏军民誓死抵抗,重创侵略者。后弹尽援绝,与攻上宗山的英军肉搏,跳崖牺牲。炮台和宗山遗址至今尚存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江孜宗山抗英遗址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桦林山

    ①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一》: 桦林山 “在陇西县东南四十里。峰峦秀拔,多产桦林木”。②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兰州: 桦林山 “在州南三十里。山高耸,与马寒、皋兰二山

  • 阿里马城

    亦作阿里麻里、阿力麻里。西辽属地。在今新疆霍城县西北克千山南麓。元耶律楚材《西游录》:“既出阴山,有阿里马城。西人目林擒曰阿里马,附郭皆林擒园囿,由此名焉。”即此。后为察合台汗国都城。相传在16世纪初

  • 水桥屯

    在今贵州安顺市东。《清 一统志·安顺府》:水桥屯“在府城东三十五里,接安平县界”。

  • 保昌郡

    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赐南雄州为保昌郡。治所在保昌县 (今广东南雄县)。

  • 高视河

    即今湖北崇阳县南青山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崇阳县: 高视河在 “县南五十里。汇山溪诸水,下流入于隽水”。

  • 刘官屯

    即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北刘官镇。清设驿于此。

  • 黄茅岭

    在今湖北大悟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孝感县: 黄茅岭 “在县北二百五十里。为县境之险阻。其相近者又有白杨岭。《险要说》: 孝感之黄茅岭与应山之高贵山、随州之栲栳山,皆与信阳三关形势联络。上接襄、邓,

  • 杨塘安抚司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中甸县南部的小中甸。“杨塘”即藏语“洋塘”,意为第二块坝子。嘉靖元年(1522)改属永昌军民府。后废。

  • 边坝

    亦名班巴、宾巴、冰坝。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5:“边坝即达隆宗,又名宾巴。”“边坝”,藏语意为吉祥、光辉。1960年与沙丁宗、杰顿谿合并设边坝县,后迁驻东马同。

  • 可蒙山

    亦作可象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南百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82铜山县:可蒙山“在县(旧治在今广福镇)西北三十里。高一里。出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