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特哈门
又作巴延鄂佛罗边门。清置,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北法特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: 法特哈边门 “在吉林城北一百七十里。一名巴延鄂佛罗。由吉林至白都讷、黑龙江之道也”。
又作巴延鄂佛罗边门。清置,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北法特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: 法特哈边门 “在吉林城北一百七十里。一名巴延鄂佛罗。由吉林至白都讷、黑龙江之道也”。
亦作务禺山、附禺山。又名广阳山。在今河南内黄县南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: “汉水出鲋鱼之山,帝颛顼葬于阳,九嫔葬于阴。”
在今河北张家口市。与大境门同为长城边口。门外丛山夹谷,形势险要,是通蒙、俄咽喉要道。
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建阳县:时山“高五百余丈,凡十三折,始造其巅”。
北宋置,属鄜延路。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。
在今江西石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石城县: 廖家山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峭拔幽邃,人迹罕到”。
即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。一说在阿克苏市。《新唐书·阿史那社尔传》:贞观二十一年(647),社尔等讨龟兹“拔都城,王轻骑逃。社尔留(郭)孝恪守, 自率精骑追蹑,行六百里。王据大拨换城,
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恭城县: “南有南平江。”
①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2滁州:车盖山“在全椒县西北十五里。形如车盖”。②在今浙江湖州市南七里。《赵孟頫集》卷7《吴兴山水清远图记》:“玉湖之上有山,童童状若车盖者,曰车盖山。”《清一统
明洪武三年 (1370) 置,即今甘肃宁县南六十里政平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宁州: 政平驿“邠、宁往来之通道也”。
即今安徽枞阳县东汤沟镇。明设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桐城县 “孔城镇” 条下: “又有汤镇,《志》 云: 县东百八十里有源子港巡司,地名汤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