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洞山

洞山

①即孤竹山。在今河北卢龙县西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 5永平府: 洞山 “其山产铁。有冶”。

②在今江西宜丰县东北五十里同安乡西南。是我国佛教禅宗之一曹洞宗的发祥地。唐大中时,高僧良价禅师在洞山兴建普利寺,被尊为 “曹洞宗匠”。良价死后,唐懿宗追封他为悟本大师,诏令在普利寺后建墓,后人称价祖塔。寺庙雄伟,僧塔林立,世人称为洞天福地。


(1)山名。在江西省宜丰县同安乡。中国佛教禅宗之一曹洞宗发祥地。唐大中时,高僧良价禅师在洞山兴建普利寺,四方僧徒纷趋问法。宜黄县曹山本寂和尚尽得良价心印,广为阐发。良价被尊为“曹洞宗匠”,世称“洞山良价”。咸通十年(869年)良价去世,唐懿宗谥悟本大师,诏令建墓普利寺后,后人称价祖塔。洞山风景优美,寺庙雄伟,僧塔林立,有洞天福地之称。洞口牌楼上刻有“古洞云深”四字,进入洞口,逆葛溪而上,山泉顺新崖飞泻而下,形成银瀑飞练。山崖上有黄庭坚、苏辙等题咏,葛溪两岸有佛塔上百座。13世纪中叶,日本道元禅师来华学佛,由此曹洞宗传入日本。(2)区片名。在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中部。范围大致为淮南火车站以西,老龙眼路以东,洞山宾馆以北,淮南铁路以南地区。因位于洞山脚下得名。为淮南市政治中心。市委、市人民政府、淮南矿务局等党政机关设此。通多路公共汽车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义镇

    金置,属上党县。即今山西长治县南八义乡。在山西省长治县南部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八义村,人口3300。因秦赵长平之战“八义士谏赵”得名。为上党古镇,金置。清代为潞安府重要关隘。

  • 云溪山

   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新昌县:云溪山“在县东八十里。高五百余丈,周二十里。攒峰数重,水缘岩下,飞瀑如雪。有石桥亘其上”。

  • 新市城

   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敖水 “西南流径新市县北”。

  • 九曲溪

    ①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北旧县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上杭县:“九曲溪在县东北三十里。萦回九折,流合大溪(汀江)。”②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崇安县:九曲溪“在县南三十里。出县西四十里三保山,东

  • 井溪坝

    即今四川万源市东南里井溪乡。民国《万源县志》卷2:井溪坝在“治东一百六十里”。

  • 挞鲁

   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北倒龙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卷3: “白地三十五里过叶赛,十五里至挞鲁。” 藏语意为飞禽之乡。自拉萨赴日喀则有二道,一由江孜;二由然巴,以此为分歧点。

  • 武庙闸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东、南京市政府大院东北隅、城墙南。明初筑城时,为将玄武湖水引入城内,与珍珠河相连,故建此闸以为节制。闸以此地有供奉关羽的武庙而命名。

  • 朱阳关

    一名朱阳镇。唐置,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老灌河北岸朱阳关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卢氏县“南有朱阳关”。明设巡司,并有千总驻防。清乾隆五年(1740)移陕州直隶州州判驻此。为赴陕之要冲。

  • 侵离水

    即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支流明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临尘县: “又有侵离水,行七百里。” 《水经·温水注》: 临尘县“有斤南水、侵离水,并径临尘,东入领方县,流注郁水”。古水名。西汉属郁林郡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

  • 保和县

    辽统和八年 (990) 置,属上京临潢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查干木伦河西。金废。古县名。辽统和八年(990年)置,治临潢府郭下(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林东镇南古城)。金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