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济州河

济州河
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开始在济州 (治所在今山东济宁市) 境内所开的运河,至二十年 (1283) 完成。南接泗水,北汇大清河 (今黄河),即今山东运河南起鲁桥北至安山一段的前身,惟袁口以北故道在今道之西。河成后,南来漕舟即由淮溯泗,循此北出大清河涉海出直沽 (今天津市区)。后六年开会通河,此后济州河遂亦通称会通河。


古水名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开始在济州(治今山东济宁市)境内所开的运河。二十年完成。北引汶水东引泗水为源,合流至州城西分流南北,南入泗水,北汇大清河(今黄河),全长一百五十里,即今山东运河南起鲁桥北至安山一段的前身,惟袁口以北故道在今道之西。河成南来漕艘自淮溯泗,得由此出大清河渡海趋直沽(今天津市区)。后六年开会通河,济州河遂亦通称会通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江口

    在今广西横县东六十里百合镇北江口村。明置古江口巡司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东江口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大山千户所

    明成化中置,属大嵩卫。在今山东海阳县(东村)西南大山所。

  • 太平站

    元置,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四十里太平街。元置,即今湖南省汨罗市东北大荆。明废。

  • 黄略墟

    即今广东遂溪县东南黄略镇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遂溪图: 县东南有黄略。

  • 济宁府

    元至元八年 (1271) 升济州置,属济宁路。治所在任城县 (今山东济宁市)。旋徙治巨野县(今山东巨野县)。十六年 (1279) 升为路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复改为府,治所在任城县 (今济宁市)

  • 盐源县

    清雍正六年 (1728) 改盐井卫置,属宁远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。民国初属建昌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39年属西康省。1951年县治迁盐井乡 (即今盐源县)。1955年属四川省。在四川

  • 强现部

    或即空亭部。宋大理置,为教合三部之一,属最宁府。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四里新现。元代属临安等处宣慰司。明代属教化三部长官司。清代属开化府。

  • 袁州路

    元至元中改袁州置,治所在宜春县 (今江西宜春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春、萍乡二市及分宜、万载县地。至正二十年 (1360) 朱元璋改为袁州府。元至元中升袁州为路,治宜春县(今江西宜春市)。属江西行省。辖

  • 和阳驿

    明置,在今安徽太和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太和县: 和阳驿 “在县西南五十里”。

  • 温泉峡

    亦名温汤峡、温塘峡、东阳峡。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区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5重庆府:温汤峡 “在巴县西南 (北) 一百六十里。上有温泉,自悬崖下涌出,四时腾沸如汤。唐乾符中置温汤寺”。此系缙云山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