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海康县

海康县

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为合州治。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8雷州: “海康郡,频海之东郊也。” 清嘉庆 《海康县志》 序: “粤东以海名县者四,而此独以康名。康者康也,言近海而迪吉康也。”是取“海疆康宁之意”。唐为雷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海康郡治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雷州治。元为雷州路治。明为雷州府治。民国初属广东高雷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94年改设雷州市。


古旧县名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置,治今广东省雷州市,为合州治。大业初属合浦郡。唐、宋为雷州治。元为雷州路治。明、清为雷州府治。1911年裁府留县。1959年撤销,以南渡河为界,北部并入雷北县,南部并入雷南县。1960年雷北县改名雷州县,雷南县改名徐闻县。1961年撤销雷州县,复置海康县。1994年改设雷州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博和必河

    又作博和弼河。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(库页岛) 西北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3库页岛之水: “近混同江口两岸正居岛地之中者曰博和弼河。博和弼河源出英吉申山南麓,西南流,受东来一水,又屈曲西南流入海。长

  • 牟家坝

    即今陕西南郑县东南牟家坝镇。清乾隆《南郑县志》卷3:南乡有牟家坝。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南郑县:牟家坝“在城南五十里”。

  • 巴尔楚克

    即今新疆巴楚县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18叶尔羌:巴尔楚克,“喀什噶尔达里雅流经其南,西南距叶尔羌城七百五十里”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于此置巴楚州。1913年改置巴楚县。

  • 阳宕县

    北周置,为宕昌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东南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名良恭县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甘肃省宕昌县东南。属宕昌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良恭县。

  • 全子湖

    即泉子湖。在今湖北钟祥市东。《宋史·瀛国公传》:南宋咸淳十年(1274),元伯颜攻郢州,“郢州副都统赵文义追战全子湖死”。

  • 大樟墟

    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西南大樟乡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象州图:东南有大樟墟。

  • 嘉定县

    南宋嘉定十年 (1217) 析昆山县东境五乡地置,属平江府。治所即今 上海市嘉定区。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为州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复降为县,改隶苏州府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 改属太仓州

  • 灵平砦

    旧好水砦。北宋绍圣四年(1097)赐名,属镇戎军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杨郎乡西北王浩堡古城。大观二年(1108)属怀德军,金属镇戎州。元废。

  • 南旺县

    1944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汶上县运河以西及郓城县东南部地析置,驻曹庄 (今山东嘉祥县西北梁宝寺镇)。1949年改属平原省。1952年复属山东省。1953年撤销,并入嘉祥、梁山二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

  • 索头水

    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、隆化县境之伊逊河。《水经·濡水注》: 索头水 “北出索头川,南流,径广阳侨郡西,又南流注于濡水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