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河
一名奇尔归图河。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西州: 自州西南 “经新城馆,渡淡河,至焉耆镇城”。
一名奇尔归图河。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西州: 自州西南 “经新城馆,渡淡河,至焉耆镇城”。
从今河北石家庄市至山东德州市。全长187.7公里。日伪于1940—1941年修筑。从河北省石家庄经衡水到山东省德州。全长180千米。1940—1941年日本侵华期间为掠夺山西煤炭而建。1980—198
在今山西左云县东北二十五里云西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云西堡“嘉靖三十七年设,万历二十四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。堡西连左卫,东接高山。敌寇必经之地,虽近腹里,亦要区也”。
又名金山、金娑岭、金莎岭、金沙岭。即今新疆天山东支博格达山。《新唐书·契苾何力传》:永徽中,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,“寇庭州,陷金岭”。《宋史·高昌国传》 引王延德 《高昌行纪》: “历交河州,凡六日,至
即今甘肃平凉市东白水乡。北临泾水,为往来孔道。《清一统志·泾州》:白水驿“有驿丞,今裁”。
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隅真武山上。清嘉庆 《宜宾县志》 卷6: 师来山在 “治北一里。竹木森列,俯瞰郡城。上有真武祠,俗呼为真武山”。庙建于明万历间扩建。清又增建。为川南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。今仅存玄祖殿、
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境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万历十三年(1585),“杨柳番出攻普安堡,犯归水崖、石门坎,遂入金瓶堡,杀守将”。约在今四川省平武、松潘县境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松潘杨柳番侵此。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为颍州府治。以东汉阜阳侯国故城在县境为名。治所即今安徽阜阳市。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古旧县名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置。治今安徽省阜阳市区。属颍
在今贵州织金县东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: 织金河 “其水东流入黔西州境,注于鸭池河”。
在今广东始兴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始兴县 “黄田隘” 条: “又有界滩、斜潭、江口、水口诸哨堡,则江防所系也。”
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象州:“石门岭在州东南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