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冷之渊
一名清冷泉。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北丰山下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 ·中次十一经》: “丰山,……神耕父处之,常游清冷之渊。” 张衡 《南都赋》:“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。” 唐李白有 《游南阳清冷泉》诗。
一名清冷泉。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北丰山下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 ·中次十一经》: “丰山,……神耕父处之,常游清冷之渊。” 张衡 《南都赋》:“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。” 唐李白有 《游南阳清冷泉》诗。
在今江苏泰兴市东南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泰兴县: “范蔡港在县东南江中。明初攻泰州,张士诚遣兵赴援,舟师出大江,次范蔡港,别以小舟于江中孤山往来出没。太祖曰: 士诚欲分我兵势耳,我乘其怠,急攻泰州,
隋大业中置,在今河北抚宁县东榆关乡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北平郡 “有临渝宫”,即此。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: 大业十年 (614),“三月壬子,行幸涿郡。癸亥,次临渝宫”。在今河北省抚宁县东。隋大业十年(
即今上海市嘉定区西北十八里葛隆。旧有葛隆庙,镇以庙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嘉定县“黄渡镇” 条下称 “葛龙庙镇”。明成化年间知县吴哲始建,故又名吴公市。
即今吉林榆树市东拉林河支流卡岔河。《清一统志· 吉林一》: 喀萨哩河 “在 (吉林) 城北二百十五里。源出锡兰窝集,俱西北流入拉林河”。
山名。亦名砥柱山、三门山。在今山西平陆县东、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。为黄河漕运极为艰险之处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底柱析城,至于王屋。” 即此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 武帝时,河东守番系言: “漕从山东西,岁
即今胜境关。在云南富源县东十六里,云南、贵州交界处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 滇南胜境哨 “在平彝县东十五里,接贵州普安州界。有坊题曰 ‘滇南胜境’,为滇黔分界处,设有哨兵。自黔至此,山始平坦”。界坊今
在今河北清河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十二年 (387),“安次人齐涉聚众八千余家据新栅,降燕,燕主 (慕容) 垂拜涉魏郡太守。既而复叛,……高阳王 (慕容) 隆言于垂曰: ‘新栅坚固,攻之未易猝
一名下汤镇。即今河南鲁山县西下汤镇。明嘉靖《鲁山县志》卷1:“下汤里,去县西五十里。”
即今新疆吐鲁番市西二十里亚尔乡。其西有交河故城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80吐鲁番厅:雅尔湖 “又名涯儿城。汉车师前王所居。唐交河县治也。河水分流绕城,故号交河”。
在今江苏泗洪县西南六十二里天岗湖乡松林庄。我国东部地区首次在此发现古猿化石遗址。根据化石特征和地理位置,考古工作者命名为 “宽齿江淮猿”,生活时代距今1200万年,可与非洲肯尼亚、乌干达发现的 “原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