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阳河
亦名大河、声洋水。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内甲河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清阳河 “发源栖霞县翠屏山东,绕城北流,折而东,经福山县 (今福山镇) 东北入海”。
亦名大河、声洋水。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内甲河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清阳河 “发源栖霞县翠屏山东,绕城北流,折而东,经福山县 (今福山镇) 东北入海”。
①十六国前凉置,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。后废。②北魏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里。孝昌中废。③南朝宋文帝时置,属绥建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南永固镇。大明元年(457)废。唐初复置,属威州
在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十五里赤坎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象山县: 游仙寨 “在爵溪所南。嘉靖三十一年倭贼寇游仙寨,爵溪百户秦彪曰:‘游仙与爵溪唇齿,无游仙是无爵溪也。’ 直前赴救,战死”。
在我国西南部。北面与新疆、青海接壤,东面与四川、云南接壤。西面及南面分别与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尼泊尔、锡金、不丹、缅甸等国家为邻。面积120万平方公里。古为羌、戎地,唐、宋为吐蕃地,元代为宣政院管辖的乌思
即今湖北钟祥市西南石牌镇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石牌市,“县丞分驻于此,兼管水利事”。
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景福元年 (892),朱全忠出击朱瑄,败于斗门,“全忠退军瓠河”,即此。宋置瓠河镇。在今山东省鄄城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元年(892年),朱全忠“引兵趣斗门
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波谢特东北。清属宁古塔副都统。清聂士成《东省与韩俄交界道路表》:“司落于云克即土拉子,又十五里七分五至阿利则那,即坎椽子沟。”咸丰年间被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的中俄《北京条约》割占
北宋置,在今江西临川市北六十里。后废。北宋置,在今江西省抚州市北。后废。
安抚司 北宋大观二年(1108) 置,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。元改置都云军民府。
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天成乡。民国《绥远通志稿》卷2:凉城县第二区驻天成村。
当今青海乐都县东双塔沟水,北流入湟水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湟水“东流,右合来谷、乞斤二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