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西周封国。姬姓。在今河南陕县老城东北侧。春秋时为晋邑。《左传》: 僖公三十年 (前630),郑烛之武见秦伯曰: “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设版焉。” 杜注: “焦、瑕,晋河外五城之二邑。”战国属魏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襄王五年 (前314),秦 “围我焦、曲沃”。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 云: “故焦城在陕县东北百步古虢城东北隅,周同姓也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弘农郡陕县: “有焦城,故焦国。”

②西周初封国,姜姓。即今安徽亳州市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“武王追思先圣王,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。” 春秋为陈邑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三年 (637),楚成得臣帅师伐陈,“遂取焦、夷,城顿而还”。秦置谯县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 裴骃 《集解》 误作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。


古国名。(1)西周初封国。姜姓。在今安徽省亳州市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武王追思先圣王,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。”春秋为陈邑。《左传》僖公二十三年(前637年):楚成得臣帅师伐陈,“遂取焦、夷,城顿而还”。秦置谯县。《史记》裴骃《集解》误以为在今河南省陕县西。(2)周初封国。姬姓。春秋属晋,战国属魏,后又属秦。在今河南省陕县西。因焦水而得名。《左传》僖公三十年(前630年):烛之武见秦伯曰:“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。”杜注:“焦、瑕,晋河外五城之二邑。”《史记·魏世家》:襄王五年(前314年),秦“围我焦、曲沃。予秦河西之地”;《秦本纪》:惠文王更元十二年(前313年),“樗里疾攻魏焦,降之”:皆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姥山

    ①即今浙江缙云县西大母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缙云县:大姥山“在县西南三十五里。上有巉岩,下有石室,可容数百人”。②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01建州浦城县:大姥山“在县东北七十里。《记》云,大

  • 瓜洲村

    即今陕西长安县南瓜洲村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二》:瓜洲村“相传以为杜牧种瓜之地”。

  • 大柳砦

    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北五十里曲亭乡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滁州:大柳砦在“州西北五十里。元末州人保聚于此。今为大柳树驿”。

  • 东引山

    旧称东永。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东引岛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连江县东北有东引山。

  • 慕义山

    在今缅甸北部新维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9木邦宣慰使司: “慕义山在司北。万历三十二年,陇川孟卯酋多淹叛附缅甸,负嵎于木邦境内慕义山。”古山名。在今缅甸北部新维北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明万历三十二年(16

  • 侧水

    涟水支流。源出今湖南邵东县乌龙岩古定胜寺侧,东北流至双峰县东北境入涟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湘乡县: “侧水在县西南七十里。出邵阳县界,流经县西定胜市入涟。”涟水支流。在湖南省中部。源于邵东县东北乌龙岩

  • 永安溪

    灵江上游之名。在今浙江仙居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6台州乐安县:乐安溪“源在县西冯溪山,流经县南,又东入临海县界”。合灵江。灵江上源。在浙江省仙居县境内。源出括苍山北,自西向东流贯仙居县。南北岸有曹溪、六

  • 汉阳乡

    在今陕西勉县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褒中县有汉阳乡。

  • ①一作“耿”。商代国都。《世本》:“祖乙迁于耿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 作“邢”。其地主要有三说:(1)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南。《帝王世纪》:“殷祖乙徙耿,为河所毁,今河东皮氏耿乡是也。”(2)在邢丘(今河南

  • 白水堡

    ①即今江西德安县西北白水街乡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白水堡“在德安县西一百里。东界瑞昌之新义,西接武宁之眉山,北距瑞昌之南刘坂,南距建昌之河浒,四界相连,旧设官兵戍守”。②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