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玉山

玉山

①在今河北满城县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玉山“山多白石如玉,所谓燕石次玉者也。下有玉山店”。

②在今浙江绍兴县北斗门镇。宋《嘉泰会稽志》卷9山阴县:玉山“在县北三十三里。《旧经》云:唐贞元元年浙东观察使皇甫政凿此为斗门八闸,泄水入江”。

③即怀玉山。在今江西东北和浙江西部边境。

④在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南,与高雄县接界处。海拔3997米。为我国东部高峰之冠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10:玉山“山甚高, 皆云雾罩于其上,时或天气光霁,遥望皆白石,因名为玉山”。

⑤在今广东韶关市东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曲江县有玉山。《元和志》卷34曲江县:玉山“在县东南十里。有采玉处”。

⑥即蓝田山。在今陕西蓝田县东。以出美玉得名。

⑦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地也。”郭璞注:“此山多玉石,因以名云。《穆天子传》谓之群玉之山。”毕沅以为在肃州西七十里昆仑之连麓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北斗门镇。唐贞元元年(785年)浙东观察使皇甫政凿玉山斗门八闸,泄水入江,即此。(2)见“怀玉山”。(2)今山名。在台湾省本岛中部,嘉义、南投、高雄三县交界处。玉山山脉主峰,海拔 3952 米,为中国东部最高峰。上部山势陡峻,冬季常积雪,深 2~3 米,色白如银,昔人谓“此山浑然美太”,以此得名。玉山群峰西接阿里山,东与中央山脉高峰大水窟山、秀姑峦山等相望,气势磅礴,冠绝东南,是登山游览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浰头水

    即今广东和平县西北之和平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和平县: 浰头水在 “县北九十五里。有巡司”。

  • 如和县

    唐武德五年(622)分南宾、安京二县地置,属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南苏圩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8如和县:“因县西南四十里如和山为名。”景云二年(711)属邕州。北宋景祐二年(1035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

  • 凌消村

    又名危渡口。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北四十里,古滹沱河南岸,今名西凌霄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 光武自蓟南驰 “至呼沱河,无船,适遇冰合得过,未毕数车而陷”。李贤注: “即光武所渡处,今俗谓之危渡口。” 《寰

  • 嘉禾

    ①浙江嘉兴市的别称。因三国吴时有野稻自生于嘉兴县境,北宋政和时曾以嘉禾为嘉兴府前身的秀州郡额,故名。②江西南丰县的别称。因唐开元八年 (720) 县治曾徙嘉禾驿而得名。③福建建阳县的别称。因南宋景定元

  • 苌举县

    北魏置,为槃头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白水江镇长峰村。北周属落丛郡。隋初改为长举县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嘉陵江西长峰镇南。为槃头郡治。隋初改长举县。

  • 孝行砩

    南宋建。在今浙江新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新昌县:孝行砩在“县南一里。宋邑令林安宅所开, 自城东虎队岭导流入东洞门,绕南门而西,以达于三溪。砩长十余里,溉田千余顷,附郭居民咸仰给焉”。

  • 东瓜岩

    在今四川内江市东。清宣统《内江县志》卷2:东瓜岩在“治东十五里。明季土人毛文败献贼于此”。

  • 秋满洞

    在今贵州石阡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石阡府: 秋满洞 “在石阡司治南。成化中,郡守余志《记略》 曰: 府南梭砦隔岸有山,高峻凌空,下有秋满洞,洞门开敞,洞后穿过塘池砦,平茫溪石泉长流,资以灌田。

  • 余庆州

    元末置,属播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西北余庆司(敖溪镇)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)改为余庆长官司。元末置,治今贵州省余庆县西北敖溪镇。属播州宣抚司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改为余庆长官司。

  • 云岩卧佛

   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板桥镇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永昌府:卧佛山“在府城西北二十里。昔人因岩石凿为卧佛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:云岩山“在保山县西北二十五里。《明统志》:山高百丈,盘回三里许。岩深处一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