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洋县
1944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由安新县析置,治所在安州镇(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)。以白洋淀为名。1946年2月并入安新县。
旧县名。冀中抗日根据地设。1944年由河北省安新县新安地区及白洋淀一带析置。1945年撤销,仍归安新县。
1944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由安新县析置,治所在安州镇(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)。以白洋淀为名。1946年2月并入安新县。
旧县名。冀中抗日根据地设。1944年由河北省安新县新安地区及白洋淀一带析置。1945年撤销,仍归安新县。
即今湖南冷水滩市南蔡市镇。湘桂铁路旧有冷蔡支线通此。
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州城镇南。《新五代史·唐庄宗本纪》: 后唐同光元年 (923),“李嗣源及王彦章战于递坊”。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递坊镇 “在东平州南”。
即今湖北京山县东北五十里宋河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湖北省京山县东北部。面积294平方千米。人口5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宋河,人口 4400。最初成集时有宋姓居此,因靠河,故名。解放初为第四区,1958年改
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句容县 (今江苏句容县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句容、金坛二县部分地。七年 (624) 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句容县(今句容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句容、镇江等市地。
即今湖南凤凰县东北五十六里竿子坪。明置筸子坪长官司于此。清严如熤 《苗疆险要考》谓 “峰峦环绕,溪流映带,地势颇为平衍,明置土司守其地。为三磴坡、火麻塘、白羊洞各苗寨总路,与乾州镇溪所俱为扼要之地,镇
在今贵州天柱县西北。清咸丰五年(1855),姜映芳等领导侗族人民起义于此。
即今湖北黄梅县东北四十里停前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。西汉元帝时,徙舂陵侯国于此。西汉置,在今湖北省枣阳市南。属蔡阳县。初元四年(前45年)徙封舂陵侯于此。东汉建武六年(30年)改为章陵县。
即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三十四里长阳镇。清光绪《顺天府志》卷27良乡县:“东北八里长阳店镇,南北要道也,有铺在广阳河北。”
即今浙江苍南县东五十四里炎亭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平阳县: 炎亭寨 “在县南、金乡卫东七里,有海口,倭贼从此径犯卫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