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盂县

盂县

①春秋晋置,治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二十五里大盂镇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八年 (前514),“魏献子为政,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,……孟丙为盂大夫。” 即此。西汉属太原郡。西晋属太原国。北魏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分汾阳县复置,属并州。大业初又废。

②隋大业二年 (606) 改原仇县置,属并州。治所即今山西盂县。次年改属太原郡。唐属太原府。金兴定中升为盂州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降为盂县,属太原府。清属平定州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春秋晋国置,治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大盂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八年(前514年):魏献子为政,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,“盂丙为盂大夫”。战国、秦、两汉、三国魏属太原郡。西晋属太原国。北魏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汾阳县复置,属并州。大业初废入汾阳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山西省东部、太行山西麓,东临河北省。属阳泉市。面积 2442 平方千米。人口29.1万。辖8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秀水镇。夏、商属冀州。春秋为仇犹国,后并于晋,战国属赵。北魏为石艾县地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分置原仇县,隶辽州,县治即今县城。大业二年(606年)改名盂县。“因汉旧名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属太原郡。唐初属并州,开元中属太原府。金兴定中升为盂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降为县,属太原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改属平定州。1914年属冀宁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2年盂县分为盂平、盂阳、寿东三县。1945年恢复盂县。1948年属晋中区行政公署第一专区。1949年属太原市人民政府第一专区。1958年撤销盂县,并入阳泉市。1960年复设盂县,属晋中专区,1983年属阳泉市。地处太行山区。河流以滹沱河最大,还有温河及其支流秀水河、招山河等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谷子、玉米、豆类、薯类等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铜、云母、石灰石、水晶石等。工业有采矿、采煤、电力、机械、炼焦、化肥、建材等。207国道、阳盂、盂阳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藏山、水神山烈女祠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稠岭

    ①在今安徽石台县东四十里。黄山山脉与九华山脉连接处,青弋江与秒浦河分水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石埭县 “盖山” 条下: “稠岭在县 (广阳镇) 西七十里。草木丛密,登陟峻险,为往来之通道。”②在今浙江

  • 诗礼堂

    在今山东曲阜市孔庙承圣门内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二》: 诗礼堂 “本孔子旧宅。宋真宗幸鲁,尝御此”。盖因孔子教子学诗礼而名。

  • 邑梅营

    清嘉庆二年(1797)置,设守备驻防,属重庆镇。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一百里梅江乡(邑梅场)。

  • 驴夷县

    北魏太和十年(486)置,属新兴郡。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。永安中改属永安郡。北齐属雁门郡。隋大业二年(606)改为五台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年(486年)置,治今山西省五台县。属永安郡。北齐、北周属雁门

  • 汧源县

    隋开皇五年(585)改汧阴县置,为陇州治。治所即今陕西陇县。大业初改属扶风郡。唐为陇州治。金属陇州。元初仍为陇州治, 延祐四年(1317)省入州。古县名。隋开皇五年(585年)改汧阴县置,治今陕西省陇

  • 四马务

    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二十余里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4:四马务“从东第一曰飞龙务,次大马务,次小马务,次羊泽务。地凡三百七十一顷,南渡渭河。庆历中为营田,寻罢之”。

  • 沃州

    ①唐渤海国置,为南海府治。治所在沃沮县(今朝鲜咸兴市。一说在咸镜北道镜城或咸镜南道北青)。辖境相当今朝鲜咸镜南道成川江及南大川流域。辽废。②唐羁縻州,载初中置于营州,以处契丹松漠部落。后迁幽州,属幽州

  • 秦岭县

    隋开皇中改伯阳县置,属秦州。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东伯阳乡。大业初属天水郡。唐贞观十七年 (643) 省入清水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年间改伯阳县置,治今甘肃省天水市东伯阳镇。属天水郡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年)

  • 蒙水

    ①亦作濛江。在今广西蒙山县南。浔江支流。《元和志》 卷37蒙州立山县: 蒙水 “旧名泾水,在县北二里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平乐府》: 眉江,“ 《永安州志》: 蒙江一名眉江,在州南二十里”。②即青衣江。

  • 津浦铁路

    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动工修建。从天津至江宁 (今南京) 浦口。全长1009.5公里。1912年黄河铁桥建成,全线通车。旧铁路名。自天津市经济南、徐州、蚌埠至南京市浦口区。全长 1023 千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