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紫荆山

紫荆山

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 紫荆山 “下临洋河,麓有立石,状如妇人”。即此。

② 一名紫金山。即今山西朔州市东南约六十里紫金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 马邑县: “紫荆山在县南五十里,高二十里,连亘数百里,极为险要。”

③在今山西隰县东七十里。《清 一统志 · 隰州》: 紫荆山 “山极高峻,其巅可望五百余里。东有寨”。

④在今辽宁锦县西南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: 紫荆山 “ (锦州) 城东十八里。多产紫荆,故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一》: 紫荆山 “在锦县 (今锦州市) 东二十里。高三里许,周四十里,尊严高大,为郡之主山”。

⑤在今广西桂平县北五十里,为大瑶山余脉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桂平县: 紫荆山 “自山而北,岩壑深广,山为瑶僮门户,相近者石鹿山”。清道光年间,洪秀全与冯云山在此传教,并建立革命根据地。咸丰元年 (1851) 在山前金田村举行武装起义,后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。

⑥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9金州: 紫荆山 “在洵阳县东南五十里。有洞深可五六里,号仙洞。山后有石池,旁有石莲,花萼相承高二丈许”。


(1)在山西省西部,属吕梁山南段。为褶皱断块山。近南北走向。山体南部山势渐低,坡度和缓,河谷、低山相间分布。同名主峰位于隰县东部,海拔1963米。山区植被以油松为主,核桃、梨、枣为特产。农产以玉米、谷子、小麦等为主。(2)又称小瑶山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北。大瑶山西南支脉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主峰洪水顶海拔1313米。轴部地层为寒武系砂页岩,两侧为泥盆系砂页岩。坡陡谷深,多溪流,富水能资源。林木茂密,动植物资源丰富,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树蕨、猪血木等十多种,动物有大鲵、毛冠鹿、林麝、白鹇等十多种。次峰太平山已辟为动植物保护区。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年)洪秀全等在此建立拜上帝会基地。三十年洪秀全在山前金田村发动起义。(3)在甘肃省庄浪县城南。山上古木参天,山势较平缓,形成自然三台阶。据唐代碑刻,从进山门到山顶,原有三层建筑。现已修复山门等建筑。山门高12米,分主门和两边侧门,高大雄伟,为甘肃山门之最。进山门为一台,有观音殿等建筑,二台有主殿和侧殿共五间,三台有子孙殿后殿,全部建筑为木结构,除山门为密檐式建筑外,其余建筑为歇山、硬山顶建筑。

庄浪紫荆山山门
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古特

    一作唐古忒。清代文献中对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。元时蒙古人称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政权为唐兀或唐兀惕,后渐用以泛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诸部。清初曾沿用此称,作唐古特。今蒙古语仍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为唐古

  • 绳桥

    ①在今四川茂县北,为岷江渡桥。《寰宇记》卷78茂州: “普通三年置绳州,取桃关之路,以绳为桥,因作州称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7茂州: 绳桥“旧在州北汶江上。《寰宇记》: 梁置绳州,以绳为桥也”。②在

  • 溱洞涪洞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西北。明洪武间改为臻剖六洞横坡长官司。

  • 唐行镇

    又名横溪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治青浦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青浦县 “青浦旧县 “条下记: “今县治即唐行镇。亦曰横溪,以临横泖上也。元初为大姓唐氏所居,商贩竹木,因名唐行。明初置新泾税课局。又上海

  • 廉川堡

   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晋书·秃发乌孤载记》: 东晋太元二十年 (395),“乌孤讨乙弗、折掘二部,大破之,遣其将石亦干筑廉川堡以都之”。北魏废。在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

  • 浮舟山

    在今湖南吉首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镇溪千户所 “镇溪山” 条下: “ 《名胜志》: 所东北有浮舟山。山形横亘如舟。下有岩洞,水流成溪。”

  • 芒布部

    又作茫布部。宋代的部名,属叙州羁縻。在今云南镇雄县北四十里芒部镇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96镇雄府:“古为屈流大雄甸,昔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茫布徙居此地,其后昌盛,号茫布部。”元置茫部路。南诏时置,驻地即今云

  • 灵寿

    战国时为中山国都。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十里故城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 索隐引《世本》:“中山武公居顾,桓公徙灵寿。”魏灭中山,为乐羊封邑。乐羊死葬于灵寿。中山复国后,又为赵武灵王所灭,为赵邑。西汉置县。战

  • 大信河

    长江夹河名。江水在今安徽芜湖市北东梁山南大信港酾为夹河,北经当涂县西,至马鞍山市西南采石与主流合流,古称大信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5太平府:大信河“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。江自天门山南酾为夹河曰大信,下达采

  • 在今哈萨克斯坦楚河沿岸地区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吹“在伊犁西北。自图斯池西北二百里至萨勒齐图,又西北行五百余里,统名曰吹。其地水草丰饶宜游牧。其东北为伊尔该图鄂拉,又北逾山,接左哈萨克界”。清朝巡边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