茜泾
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三十里。宋时与七鸦浦俱为诸大浦之一。《清一统志 ·太仓州一》: 茜泾“西承杨林河,东出花浦口入海。宋范仲淹、叶清臣、赵霖皆尝开浚”。
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三十里。宋时与七鸦浦俱为诸大浦之一。《清一统志 ·太仓州一》: 茜泾“西承杨林河,东出花浦口入海。宋范仲淹、叶清臣、赵霖皆尝开浚”。
即今河北定州市西北砖路镇。清道光 《定州志》 卷7市集: 砖路镇在 “城西北四十里”。在河北省定州市西北部。面积64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砖路,人口 4820。宋建开元寺塔时,此地为运砖之路
明崇祯中置,在今广西北海市西南海滨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白龙寨“又西有龙潭寨、古里寨,皆南至青婴池十余里”。明崇祯中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西南海滨。
在今四川忠县西拔山镇。清乾隆元年(1736) 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北京市通县南门外。光绪 《通州志》卷2: 宝通寺,“明天顺七年,内监张文锋建,敕赐额名宝通”。
西汉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西北不夜村。因不夜城为名。东汉废。境内成山,汉时有日祠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因不夜城得名。在今山东省荣成市北不夜村。属东莱郡。东汉废。境内有成山日祠。
1916年修筑, 自龙溪(今福建漳州市)向北至浦南。全长30公里,为轻便铁路。后被拆除。
又作澎湖屿。即今台湾岛西澎湖岛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泉州府晋江县: “海中有澎湖屿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晋江县: 彭湖屿 “在府东南海中。山形平衍,东西约十五里,南北约二十里,周围小屿颇多。自
明嘉靖二十五年 (1546) 置,属马营堡。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马营堡: 松树堡 “在马营之西,……堡一望平川,无险可倚。距二边营盘道、梁栅口不过十里。近堡有孤山、双沟、磨天
在今四川小金县东九十里。《清史稿·阿桂传》: 乾隆三十七年 (1772) 征金川,“克资哩山,进克阿喀木雅”。即此。
又作葱谷、忽谷。在今甘肃民乐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隆安元年 (397),“凉王 (吕)光遣太原公 (吕) 纂将兵击沮渠蒙逊于怱谷,破之,蒙逊逃入山中”。胡三省注: “怱谷当在删丹县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