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虎头门

虎头门

又名虎门。即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。清屈大均 《广东新语》 卷2: 虎头门,“ (广州) 海亦有三路,分三门,而以虎头为大门。虎头者,天地之阳气所从入,……门在广州南,大、小虎两山相束,一石峰当中,下有一长石为门限。潮汐之所出入,东、西二洋之所往来,以此为咽喉焉”。民国 《东莞县志》卷6载清朝薛馧《虎头门记》 称: “虎头门以虎山得名。山有二,西曰小虎山,东曰大虎山,如连珠巨浸,中稍折而东南,右横档山,左南山,相距五六里,岿然双开,而海出入其间,界中外故曰门。”


即“虎门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山屿

    即今台湾岛西澎湖岛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大山屿,“澎湖诸屿独此最大,横直各有十余里,民居颇多。由此而下有五地, 曰风柜仔尾、曰峙里、曰猪母落水、曰鸟嵌仔、曰林投仔,而妈宫前即在此屿,水师镇防汛在

  • 静海寺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北狮子山西南麓。明永乐九年 (1411) 为纪念郑和第二次远航西洋归来而建。郑和晚年在寺内居住多年。鸦片战争期间,清钦差大臣耆英、两江总督牛鉴曾在寺内与英国侵略者 “议和”。现为 《南

  • 云溪水

    亦作云溪港。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临湘县:云溪水在“县西南四十里。源出崖岭,流经县南三十五里,汇为松阳湖。又象骨港,亦自县西南,东出松阳湖流合焉,注于大江”。

  • 罗阴城

    亦作洛阴城。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十二里洛阴村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 “ (洛阴水) 径洛阴城北。”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永安郡阳曲县有罗阴城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于此置罗阴县,贞观元年 (627) 废,仍

  • 来苏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永川县。即今四川永川市西南四十里来苏镇。清光绪《永川县志》卷3:来苏场“旧传东坡尝过宿, 由此得名。为渝泸孔道”。②北宋置,属石照县。在今四川合川市东。万历《合州志》卷1:来苏里“在州东一

  • 金岭

    又名金山、金娑岭、金莎岭、金沙岭。即今新疆天山东支博格达山。《新唐书·契苾何力传》:永徽中,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,“寇庭州,陷金岭”。《宋史·高昌国传》 引王延德 《高昌行纪》: “历交河州,凡六日,至

  • 曹植墓

    在今山东东阿县城南四十里鱼山西麓。曹植 (192—232),字子建,曹操第三子,曹丕之弟。为 “建安七子” 之一。三国魏太和三年 (229) 封东阿王,六年又徙封陈王。曹丕素忌其才,屡加迫害。曹植郁郁

  • 宣德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麦胡图乡淤泥滩村古城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于原宣宁县故地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淤泥滩村。后废。

  • 外黄县

    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三十八里内黄集。汉属陈留郡,为都尉治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陈留郡外黄县注引张晏曰:“魏郡有内黄,故加外。”臣瓒曰:“县有黄沟,故氏之也。”西晋属陈留国。北魏废。隋初复置

  • 庙山

    在今浙江瑞安市城区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瑞安县: 庙山 “在县东南五里,亦曰安禄庙山。山高秀,障蔽海门,上有浮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