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溪湳洞长官司
①元置,治所在今贵州剑河县东北南明镇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废。
②明洪武五年(1372)改南木洞长官司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。后属黎平府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废。
元置,治今贵州省锦屏县。明属黎平府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废。
①元置,治所在今贵州剑河县东北南明镇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废。
②明洪武五年(1372)改南木洞长官司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。后属黎平府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废。
元置,治今贵州省锦屏县。明属黎平府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废。
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: 棋子山“在平番县西南二百里。相连者为桌子山,道险林密,为番人巢穴”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土民即据此反清。
在今浙江安吉县(递铺镇)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安吉州:三水山“在州(治今安城镇)东南六十里。一水东南入乌程,一水北入长兴,一水北入州境,故名”。即“三山(6)”。
北宋置,属昌元县。即今四川荣昌县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7荣昌县: “今荣昌,乃古宝盖镇。”(1)在福建省石狮市中部。面积24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塘边,人口 2300。1993年
今安徽枞阳县东下枞阳一带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大宝二年 (551),“豫州刺史荀朗自巢湖出濡须邀 (侯) 景,破其后军。景奔归,船前后相失。太子船入枞阳浦”。即此。(枞zōng) 古水名。即今安徽省
简称上郭罗克司。在今青海达日县东南。清康熙六十年(1721)置上郭罗克车木塘寨土百户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90: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, 提督岳钟琪等讨郭罗克,破下、中郭罗克,“乘势复抵上郭罗克插
①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北八里邙山翠云峰上。唐高宗乾封元年(666)追尊老子李耳为玄元皇帝,玄宗开元二十九年(741)诏令两京诸州置庙祭祀,故唐代称上清宫为玄元皇帝庙,又因避玄宗讳改称元元皇帝庙,或称太
①亦名佛山。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保兴乡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佛山县“佛山镇有观音山,故名”。又卷4:观音山在“(乌云)县东南百四十里,位扎伊河北岸。多金矿”。②一名惠山。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。元《
在今福建诏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诏安县:白叶堡在“县西百余里。有白叶洞,‘贼’巢也。嘉靖中, 群‘贼’ 啸聚于此, 出没潮、广间。二十七年,官军四面会讨,平之,因置今堡”。
即今浙江龙泉市北大贵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龙泉县: 梧桐川 “在县东十五里。自梧桐口引流而西南,下流入于大溪”。
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固始县:白牙山“山产桑,中弓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