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通济桥

通济桥

①又名九龙桥。在今江苏南京通济门外秦淮河上。建于明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南京: 通济桥“在上方桥东。以上三桥 (即上方桥、中和桥、通济桥) 俱跨濠水 (秦淮河)”。

②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南金华江上。原系浮桥,元元统二年 (1334) 始建木梁桥,清嘉庆十四年(1809) 改建为十三孔石拱桥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金华府: 通济桥 “在府城西南。长七十余丈。临双溪,与问津桥相望”。

③在今福建连江县治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连江县: 通济桥 “在县治南,跨鳌江上。宋政和四年累石为梁,凡一十六间,长五十六丈有奇。淳祐间改修。明朝因旧址修葺”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二》: 通济桥 “俗呼为江南桥,宋政和中建。本朝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间屡修,嘉庆六年重修”。

④在今云南昆明市东跨金稜河支流上。元末梁王杀段功于此。


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,跨金棱河(今金汁河)支流上。元末梁王杀段功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两角山

    ①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北水洞乡境,与孤云山相近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7巴州:两角山“在难江县北九十里。王子韶诗云:孤云两角, 去天一握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南江县“北有两角山”。②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南。《舆地

  • 蛋场市

    亦作蛋场圩。即今广东电白县东旦场镇。明万历 《高州府志》 卷1: 电白县有蛋场圩。清道光《电白县志》 卷8: 蛋场圩 “在县 (治今电城镇) 西南五十里”。

  • 锦西厅

    清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析锦县西境置江家屯厅,寻改锦西厅,属锦州府。治所在江家屯(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钢屯镇)。1913年降为锦西县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以江家屯厅改名,治今辽宁省葫芦岛市

  • 恭陵

    ①东汉安帝刘祜陵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三十里铺一带。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 延光四年 (125) 四月,“己酉,葬孝安皇帝于恭陵,庙曰恭宗”。李贤注引伏侯 《古今注》 曰: “陵山周二百六十丈

  • 西樵山

   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西樵镇附近,最高峰为大科峰,海拔344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西樵山“高数百仞,势若游龙,盘踞四十余里。峰峦大者七十有二,互相连属,内顾若罗城,其极高峻者曰大科峰。……

  • 戎州

    ①春秋戎己氏邑。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哀公十七年(前478),卫庄公尝翦戎州,“戎州人攻之,大子疾、公子青逾从公,戎州人杀之。公入于戎州己氏”。后戎州己氏东迁至今山东曹县东南楚丘集。西汉置己氏

  • 八大壕

    即今辽宁黑山县西北三十五里八道壕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黑山县:“县属大虎山距县治东南二十里,在北宁路八道壕支线分岐点。”民国《东北年鉴》:八道壕煤矿“在黑山县城西北三十里许,大通铁路线通过

  • 句渎

    又名谷丘。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谷熟集。《左传》:桓公十二年(前700),“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”。杜注:“句渎之丘即谷丘也。”即“谷(穀)丘”。

  • 娑奚水

    亦作娑夷水。今巴基斯坦控制之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西北,为印度河支流。《旧唐书·高仙芝传》: 天宝年间,讨小勃律,越坦驹岭,至 “娑夷水,即古之弱水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5: 娑奚水 “即弱水,在小勃律

  • 构 (構) 坪关

    在今陕西岚皋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》 “毛坝关” 条下: “又有构坪、寺溪二关,在府西南四百里。皆在紫阳县 (今属岚皋),与四川接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