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金口河

金口河

金为通京师漕运而凿,在今北京市西石景山北麓引永定河入潞水 (北运河)。《金史· 河渠志》: 大定十一年 (1171),“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壕,而东至通州之北,入潞水,……及渠成,以地势高峻,水性浑浊。峻则奔流漩洄,啮岸善崩,浊则泥淖淤塞,积滓成浅,不能胜舟”。元至正二年 (1342)重浚金口河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 金口河 “起闸放金口水,流湍势急,沙泥壅塞,船不可行。……又费用不赀,卒以无功”。今北京市西郊石景山以东、八宝山以北的旱河,讹称金钩河,即为金口河之上游。东流经今正阳门以东水关,转而南下,经天坛北三里河东南行,出左安门经十里河至高丽庄合潮白河,接引海漕。


古漕河名。金世宗大定十一年(1171年),为解决中都(今北京城西南隅)漕运水源,于卢沟河(即今永定河)东金口(今石景山北)引水循曹魏车箱渠旧迹,至中都城北入濠,东通闸河至通州北入潞水(即今白河)。渠成后,因水流湍急,不能胜舟而罢。蒙古至元初,曾用以运输西山木石,供大都(即今北京城)修筑宫城。后因水势太大,怕危及大都,将金口堵闭。元至正二年(1342年)重开金口河,自金口至通州南合潞水,以备大都漕运。然亦因水流湍急,沙泥壅塞,船不可行而止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穿山驿

    明置,即今广西柳江县东南穿山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马平县: 穿山驿,“马驿也。有穿山堡”。清置穿山巡司于此。

  • 南炉 (鑪) 镇

    北宋置,属寿春县。即今安徽定远县西北炉桥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: 寿州寿春县有南炉镇。

  • 双桥河

    即今四川盐源县西盐井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盐井卫:双桥河在“卫西五里。源出卫东三十里之凉山,绕流径此,又东北流入打冲河”。

  • 那尔轰山

    在今吉林靖宇县北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8:“那尔轰山,(吉林)城南四百里,高十余丈。”“那尔轰”,满语意为“细”。

  • 午冈峰

    在今江西吉水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吉水县:午冈峰在“县西五十里。一名斗峰。五冈连延,一峰独高”。

  • 青衣

    指今四川乐山市。《晋书·李势载记》: 东晋永和三年 (347),“大司马桓温率水军伐势。温次青衣,势大发军距守”。宋郭允蹈 《蜀鉴》: “青衣,今嘉州。”见“葵青区”。

  • 玉城镇

    北宋熙宁四年(1071)废玉城县为镇,属虢略县。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六十里。

  • 后杨坊前镇

    简称坊前镇。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十里坊前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记:“坊前镇在城东南一十里。”

  • 安宿疃镇

    清置,属怀仁县。即今山西怀仁县西南安宿疃村。

  • 仙奕山

    亦名仙人山、天马山。即今广西柳州市柳江南之马鞍山。唐柳宗元《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》:四姥山“又西曰仙奕之山。山之西可上,其上有穴,穴有屏、有室、有宇。……其始登者得石枰于上,黑肌而赤脉,十有八道可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