闸口
①在今浙江杭州市南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引苏轼 《请开河奏状》: “茆山河,南抵龙山浙江闸口。” 即此。
②即闸口墟。今广西合浦县东北闸口镇。
①在今浙江杭州市南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引苏轼 《请开河奏状》: “茆山河,南抵龙山浙江闸口。” 即此。
②即闸口墟。今广西合浦县东北闸口镇。
即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婆溪河。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一》 “瀼溪” 条下: “又婆溪,源出黄山青龙潭,北入舒溪。”
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三十里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艾传》:甘露二年(257),“拒姜于长城,维退还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姜维传》:延熙二十年(257年),维向秦川,出骆谷,径至沈岭
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北贾家镇。民国 《简阳县志》 卷2: 贾家场,“ 《采访册》 按: 乾隆、咸丰两志并作在州北,距城五十里。创建 (于) 清康熙五十八年”。
在今陕西旬邑县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邠州》:陇川堡“四面壁立,溪涧环流。隋大业时,三水县尝治此”。
①隋开皇初改晋州置,治所在怀宁县 (今安徽潜山县)。大业三年改为同安郡。②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置,治所在狄道县 (今甘肃临洮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洮、康乐、渭源等县地。金升为临洮府。③元置,属
又作羊岚集。即今山东龙口市东北四十里羊岚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黄县北有羊栏集。
即紫陌。相传为河伯聚女处,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西北五里,临漳水。《水经· 浊漳水注》: “ (后) 赵建武十一年造紫陌浮桥于(漳) 水上,为佛图澄先造生墓于紫陌,建武十五年卒,十二月葬焉,即此处也
在今福建明溪县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归化县:“石峡涧在县西南二里。流出山下,合于腰带水。”
在今江西兴国县东北境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名衣锦寨。
一名勾兹、皋夷。春秋吴邑。在今安徽芜湖县北四十里咸保乡水阳江畔。《左传》:襄公三年(前570),“楚子重伐吴, 为简之师,克鸠兹,至于衡山”。杜注:“鸠兹,吴邑,在丹阳无湖县东,今皋夷也。”古邑名。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