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顺陵

顺陵

①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六里陈家村南(唐称洪渎原)。是武则天母杨氏之墓。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后,将其母之墓改称顺陵。陵园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,略呈长方形,四周有围墙,四面各有一门。陵墓位于内城北半部,现高12.6米,底部为方形。墓周有石人、石羊、石狮、独角兽、石马等大批石刻。其中尤以陵墓南门的一对石狮和独角兽雕刻最为生动有力,是唐代造型艺术中的珍品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②唐肃宗子建宁王李倓的陵墓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。倓在代宗时进谥承天皇帝,葬顺陵。

③五代周恭帝柴宗训之陵。在今河南新郑市北。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恭帝纪》: 北宋开宝六年(973),后周恭帝柴宗训 “归葬于世宗庆陵之侧。……陵曰顺陵”。

④即五代南唐李璟墓,在今江苏南京市南四十六里、江宁县 (东山镇) 西南东善乡祖堂山南麓。


(1)在陕西省咸阳市东北18千米的陈家村南(唐时称洪渎原)。为唐女皇武则天母杨氏之墓。杨氏死于唐咸亨元年(670年),当时以王礼埋葬,称墓而未称陵。武则天即位后,永昌元年(689年)追尊其父为忠孝太皇,母为忠孝太后,改墓为明义陵。天授元年(690年)再追尊其父为太祖孝明高皇帝,母为明高皇后,改明义陵为顺陵。唐景云元年(710年)和先天二年(713年),曾两次废除陵的称号,但后人仍习称为顺陵。陵园原分为内外两城,占地110万平方米,略呈长方形。原有两层围墙,均已倒塌,仅存遗址。东西南北各有门,陵墓在内城北半部,现高12.6米,底部为方形,占地约3亩。有石人、石羊、石马、石蹲狮、走狮、石独角兽等约三十多件。陵墓南门走狮和独角兽各一对,体型庞大、雄伟,雕刻生动、有力,是唐代艺术珍品。外城中部原有碑塔寺一座,内立顺陵石碑,为武三思撰文,相王李旦(唐睿宗)书,文字中有许多是用武则天所创造的新字。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地震,碑倒碎裂,散失各处,现仅存八块,十分珍贵。今存咸阳博物馆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(2)即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墓。见“南唐二陵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山岩画

    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北二百里、沁城乡东北十里处。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岩画数百幅。内容有动物、狩猎、车辆等。大部分为匈奴居民遗作,也有突厥民族的遗存。

  • 狄道县

    ①秦置,为陇西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狄道县注:师古曰,“其地有狄种,故云狄道。”西晋为狄道郡治。东晋建元元年(343),张骏于此置武始郡。隋属金城郡。唐初属兰州,乾元初为临州治。

  • 涌 (湧) 金门

    为五代吴越国杭州城的西门,因门内有涌金池而得名。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(1158) 增筑杭城,改名丰豫门。明初复名涌金门。1913年拆除,改建南山路。涌金门原有水门、旱门各一,旱门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涌金门

  • 三灶镇

   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三灶镇。清光绪《南汇县志》卷1:三灶镇在“邑西北十二里。向呼为周家庙,以先有庙而后成市也”。(1)在上海市南汇区中部。面积21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灶,人口15

  • 昆迷失

    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。顾炎武 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 卷 117 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 “苏巴失又西二百里为昆迷失,昆迷失西二百里为阿剌木。”

  • 银山塔林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北银山南麓古延寿寺遗址上。是该寺中高僧的墓塔。共有砖塔七座,其中金代五座,元代两座。有六角和八角形两种。金塔均为八角密檐式,高20米。须弥座及第一层塔身均有精美雕饰,塔檐向上逐层微减

  • 尼壤城

    在今新疆民丰县北沙碛中。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卷12:“媲摩川东入沙碛,行二百余里,至尼壤城,周三四里,在大泽中。……唯趣城路,仅得通行,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。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。”在今新疆维吾

  • 吕梁城

   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。《元和志》卷9彭城县:吕梁故城“在县东五十七里。春秋时宋之吕邑,至汉以为吕县。城临泗水,高一百四十尺,周回十七里。此城东二里有三城,一在水南,一在水中上,一在水

  • 二道河

    ①即今内蒙古兴和县(城关镇)。清于此置二道河巡司,属丰镇厅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升为兴和直隶厅。1912年改为兴和县。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。近俄罗斯滨海边疆区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珲春厅:“东路三

  • 芝溪岭

    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青田县“披云山”条:芝溪岭“横亘数十里,下临大溪,俗名老鼠梯。甚险峻。水流为芝溪,入于大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