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边营
清置,属四川提督。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)改设马边厅。
清置,属四川提督。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)改设马边厅。
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。始建于唐咸通二年 (861)。初名般若院,五代吴越时改称罗汉院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(982) 增建砖塔一对,东曰舍利塔,西曰功德舍利塔,高约33米,七级八面,仿木构楼阁式
明嘉靖十一年 (1532) 置,属龙岩县。即今福建龙岩市东南六十五里适中镇。清雍正十年 (1732) 移雁石巡司于此。为县赴龙溪 (漳州)、永定适中之地,故名。
清康熙时所设归化城西北至喀尔喀境推河驿站之一。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北境。民国张鼎彝《绥乘》卷7:“汉站由归化城起北七十里至昆都伦站,又西北九十里至乌兰布拉克,又西北九十里至克楚站。”
一作淞湖街。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三十里嵩湖乡。清同治 《临川县志》 卷1下: 九十四都有淞湖墟。
即甫田泽。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市东。《诗经·小雅》:“东有甫草。”即此。即“圃田泽”。
在今湖北保康县北。清溪河注入南河处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 洞庭庙店 “在保康县东北四十里”。
在今广东新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新丰县: 玳瑁水 “在县东。县境又有公庄水,皆东南流,入归善县界,注于东江”。
明永乐六年(1408)析孟养地置,直属云南都司。在今缅甸北部迈立开江与恩梅开江间的江心坡。明末废。
即西公旗(乌拉特前旗)、中公旗(乌拉特中旗)、东公旗(乌拉特后旗)的合称。今为内蒙古乌拉特前、中、后三旗。
一名雄石峡。即今陕西榆林市北十里红山。抗日战争时期,东北抗日名将马占山题“还我河山”于此。又称雄石峡、雄山寺。在陕西省榆林市城北约3千米的红石崖上。东西对峙悬崖,中间水势湍急,撞声如雷,非常壮观。明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