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梁山

高梁山

①即高凉山。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高州府茂名县: 高凉山,“ 《志》云: 山本名高梁,群峰并耸,盛夏如秋,故改梁为凉”。

②即今四川梁平县东南与万县交界之精华山 (铁凤山)。《隋书· 地理志》: 梁山县有高梁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49万州南浦县: “高梁大山在县北四十里。《寻江源记》 云: 高梁山尾东跨江,西首剑阁,东西数千里。山巅长峻,其峰崔嵬。于蜀市望之,若长云垂天。一日行之,乃极其顶,俯视众山,泯若平原。《剑阁铭》 所谓岩岩梁山,积石峨峨,即述此山也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 179梁山军:高梁山 “距军城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梁山县: 高梁山 “明正德中,贼方四等作乱西攻重庆府之江津县,官兵击败之,追至高梁山。……贼大败溃走”。


古山名。在今重庆市万州区西北。明正德中土著方四等起事,为官军所败,退据此山,后溃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中城

    为河阳三城之一。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)筑,在今河南孟县南黄河北岸。有二城,置北中郎府领兵戍守, 因名。《魏书·孝庄纪》:永安三年(530)九月,尔朱世隆“据北中城,南逼京邑”。即此。北齐置行台。北周

  • 温泉水

    ①九澧之一。在今湖南慈利县西。《水经·澧水注》: 温泉水 “发北山石穴中,长三十丈,冬夏沸涌常若汤焉。温水南流注于澧水”。②在今湖南郴州市北二十里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“ (便) 县界有温泉水,在郴县之

  • 麻隧

    春秋秦邑。在今陕西泾阳县北。《左传》: 成公十三年 (前578),“五月丁亥,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秦邑。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北。《左传》成公十三年(前578年):“晋师以诸侯

  • 永国渠

    在今河南邓县北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,张商英言献议者请开穰县永国渠,引湍水灌溉民田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北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张商英言献议者请开穰县永国渠,引湍水灌溉民田,即此。

  • 驿亭埭

    在今浙江嘉兴市城区西南隅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宁四年 (897),“淮南将田頵屯驿亭埭,两浙兵乘胜逐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庙山镇

   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临山镇。本庙山寨。明洪武中置庙山巡司于此。洪武二十年 (1387) 改置临山卫。在山东省郯城县境北部。面积72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站,人口 1860。以境内有庙山得

  • 南苏水

    即今辽宁铁岭县南辽河支流凡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玄菟郡高句骊: “又有南苏水,西北经塞外。”古水名。即今辽宁省铁岭县南辽河支流凡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高句骊“有南苏水,西北经塞外”,即此。旧说为今辽宁

  • 莱公泉

    在今湖南常德市北六十里甘泉寺中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8引 《皇朝类苑》 云: “鼎州甘泉寺,介官道之侧,始寇莱公南迁日,题于东楹曰: ‘平仲酌泉经此,’ 回望北阙,黯然而去。未几丁晋公又过之,题于西楹曰

  • 城隍港

   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十六里城隍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汉川县西南有城隍港。

  • 西右翼中旗

    俗称吉爱尔札萨克旗。即和硕特西右翼中旗。在今青海格尔木市南什来北一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