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姜峒
即今广东云浮市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东安县: “万历五年十一月以泷水县东山黄姜峒置。” 1914年改名云浮县。1992年改设云浮市。
即今广东云浮市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东安县: “万历五年十一月以泷水县东山黄姜峒置。” 1914年改名云浮县。1992年改设云浮市。
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北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36延川县: 青眉山,“耆老云,后魏有吐蕃青眉家族居此”。
在今陕西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。初名骊山汤。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,汉武帝又加修饰。后为历代帝王巡幸沐浴之所。唐时在华清宫内,故名华清池。杨贵妃曾浴于此。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水滑洗凝脂。
即今四川井研县西南马踏镇。嘉庆《犍为县志》卷2:马踏井场在“县东一百二十里,通荣县”。产井盐,清设盐务通判于此。1951年划归井研县。
北周置,属商州。治所在拒阳县(今陕西洛南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洛南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拒阳县(今陕西洛南县东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
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北,为湘江支流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0全州: 宜湘水 “在清湘县北九十里,出歌山”。清雍正 《广西通志》 卷13: 宜湘水 “源出 (全) 州北九十里山,东流三十里入湘江”。
即今河北深州市南五十二里贡家台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5深州图:南有贡台。
春秋时莒邑。在今山东莒县境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三年 (前550),“杞殖、华还载甲,夜入且于之隧,宿于莒郊。明日,先遇莒子于蒲侯氏”。杜注: “薄侯氏,近莒之邑。”古邑名。春秋莒邑。在今山东省莒县境。
即今安徽南陵县东长江镇。《晋书·钟雅传》: 元帝时,任宣城内史,“钱凤作逆,加广武将军,率众屯青弋”。即今安徽省南陵县东弋江镇。东晋初年钱凤叛乱,宣城内史钟雅率众屯青弋,即此。
西晋改竹邑侯国置,属沛国。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。后废。
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枋藔乡东北三里水底藔。旧为水底藔塘,置汛于此,设外委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