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箱山
即骑田岭。在今湖南郴县、宜章县间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49 引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 曰: “黄箱山一名黄岑山,在 (郴县) 东南三十里。其山郴水所出,即是五岭之一,从东第二骑田岭是也。”
即骑田岭。在今湖南郴县、宜章县间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49 引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 曰: “黄箱山一名黄岑山,在 (郴县) 东南三十里。其山郴水所出,即是五岭之一,从东第二骑田岭是也。”
即今河北冀州市西南吴吕乡。民国《冀县志》图:西南有吴吕村。
即今云南威信县城扎西镇。清有经制外委驻此。1921年威信县迁治于此。
北宋宣和元年 (1119) 改邢州置,治所在邢台县 (今河北邢台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、广宗以西,沙河以北,泜河以南地。金复为邢州。北宋宣和二年(1120年)升邢州置,治邢台县(今河北邢台市)。辖境
即滮池。又名圣女泉、水池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京兆郡长安县有 “滮池水”,即此。
北宋置,属蒙城县。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三里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 蒙馆镇 “即古蒙县”。
即箬溪。在今浙江长兴县东。《元和志》卷25长城县: “若溪水,酿酒甚浓,俗称 ‘若下酒’。”
即硕般多。今西藏洛隆县西硕般多。清《西藏图考》 卷3: 硕般多 “一作说板多,一作设板多,一作苏班多,又作舒班多”。
即今江西九江市东南三十五里姑塘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女儿港市“彭蠡北出之道,今大姑塘巡司驻此”。
明嘉靖八年(1529)置,属潞安府。治所即今山西平顺县。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)废。1912年复置平顺县,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东南部,东临河南省。属长治市。面积 1518 平
明正统间置,清雍正二年(1724) 废。乾隆三十六年 (1771) 复置,属腾越厅。治所在今云南陇川县西北三十四里腊撒。傣语 “腊”为下或尾,“撒” 为构皮树,意即构皮树林下方的寨子。民国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