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 (1396)于五军都督府分置,专掌文牍。后革。
监狱名。唐置,见“河南府狱。”
清代皇帝亲自起草的“上谕”。因用朱砂写成,故名。实际并非所有朱谕都由皇帝亲自起草,有些是交大学士起草,经皇帝审定后再用朱笔誊写于黄折上,这种朱谕一般是颁发给各部院衙门的。另外,军机处起草的谕旨经过皇帝
官名。元置,为评定使司副主官。见“详定使司”。
武官名。南朝置,见“侠毂队主”。
监狱名。应劭《风俗通》谓“三王始有狱”,意思是中国到夏商周才开始有监狱。此种说法比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。夏代的监狱叫做圜土,今本《竹书纪年》说:“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”,其所指年代虽不能确信,但反映了夏
官名。掌造作宫廷衣物。北魏置。见《魏书·京兆王传》。
官名。简称福建司郎中。① 明清户部福建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福建部郎中设,一人。南京户部福建清吏司亦设一人。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郎中一人。满洲司官初不分
官名。北齐太子厩牧署次官。隋、唐沿置,唐员二人,从九品下。
官署名。即殿前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