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、镇公职人员。国民党政府设于乡、镇公所,掌理民政事项。下设干事。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改司门侍郎置。唐高祖武德三年 (620) 改为司门郎中,为刑部司门司长官。官名。隋初有司门侍郎,炀帝去侍字,称司门郎。掌守京城城门,查走私。见《通典·职官五·刑部尚书
官名。南朝梁置,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六班,与武毅将军同班,普通六年(525)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九班。陈沿置,拟八品,比秩六百石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第
官名。北魏置,为侍卫之官。《魏书·奚康生传》:“后(康生)以勋除中坚将军、太子三校、西台直后。”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见“政务次长”。
东宫武官名。唐始置左右司御率,为左右司御率府的主官,见“左右宗卫率府”。
官名。 西魏、 北周冬官府司玉下大夫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两汉侍御史分曹理事,其在乘曹者称乘曹御史,掌护驾。
(1)北洋政府时期,大理院和地方各级审判厅的庭长、推事、推丞等通称审判官。(2)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于县司法公署,国民党政府设置于县司法处,均掌理审判事务。
金内侍寄禄官名,秩正六品,初名内殿给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