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天官府

天官府

官署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为六府之首。以大冢宰卿为长官,设小冢宰上大夫、天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,掌管宫廷供奉、侍御、警卫及全国财政收支,赋役调发,百官俸给等事务。在下“五府总于天官”之诏时,成为最高行政机构,总管全国各项事务。领司会中大夫、宗师中大夫、左右宫伯中大夫、御正中大夫 (后置上大夫)、御伯中大夫(后改纳言中大夫)、膳部中大夫、太医下大夫、太府中大夫、计部中大夫、司内上士等属官,各司其职。武帝建德二年 (573),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府置四司,以下大夫为长官。宣帝即位后,复旧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罢。


官署名。北周依《周礼》设置,掌宫廷事务与财货。长官为太宰,若被皇帝任命为执政官,则总摄其他五府,为六卿之首,称为大冢宰卿,小冢宰卿为其副职。属官有御正上大夫,司会、宗师、左右宫伯、纳言、膳部、计部等中大夫,太医下大夫,司内上士诸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牧监监正、监副

    官名。明洪武四年(公元1371年)置群牧监於答答失里营所,随水草利便立官署,专司牧养。六年(公元1373年)改在滁州设置,旋改为太仆寺。次年,增设牧监、群官二十七处,隶太仆寺。不久定群牧监品秩。牧监令

  • 土百户

    武职土官名。清制,秩正六品,甘肃地区置九人:循化癿藏一人,平番、碾伯各二人,岷州四人;青海地区置二十三人:玉树族四人,格尔吉族三人,阿里克族、扎武族各二人,蒙果尔津族、邕希叶布族、苏鲁克族、尼牙木错族

  • 柴炭司

    官署名。明置,隶工部屯田司,设大使一人,从九品,副使一人,未入流。掌供皇室诸司柴炭。官署名。明置,属工部。掌工部需用柴炭之事。设大使一人,从九品;副使一人,未入流。

  • 符玺令丞

    官名。秦少府所属有符玺令,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有“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令事”之语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符公雅系鲁顷公之后“为秦符玺令,因以为氏。”其职掌约与后世的监印官相同。

  • 广济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属徽政院,秩从五品,掌修合药饵,以济贫民。设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人。

  • 四角

    南匈奴贵臣合称。指左贤王、左谷蠡王、右贤王、右谷蠡王。皆单于子弟,可依次继承单于位。匈奴国君单于的四位辅国的最高贵的官员,即左、右贤王和左右谷蠡王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其大臣贵者左贤王,次左谷蠡王

  • 原仇局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设丞。隶太府寺诸冶西道署。

  • 老公祖

    清朝地方士绅对巡抚以及布、按、道、府长官之尊称。

  • 掌伞总领

    见“掌盖”。

  • 讲《书》祭酒

    学官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。即讲《尚书》祭酒,掌教授《尚书》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、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,凡九祭酒,秩上卿。琅邪左咸为讲《春秋》、颍川满昌为讲《诗》、长安国由为讲《易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