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顺人
官场用语。宋朝,凡西夏、蕃部部落首领带领族属、马匹,或金朝契丹族投奔宋朝,称归顺。溪峒首领纳土“归顺”,仍主管溪峒职事,称归顺人。
官场用语。宋朝,凡西夏、蕃部部落首领带领族属、马匹,或金朝契丹族投奔宋朝,称归顺。溪峒首领纳土“归顺”,仍主管溪峒职事,称归顺人。
官名。唐设陵署令,从五品,为陵署主官,掌先帝山陵,率户守卫。见《旧唐书·职官三·诸陵署》。金代陵署令为从六品,位在提点山陵下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·太常寺·诸陵署》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设置,似为京畿统管的别名或改名。见“统管”。
内职掌名。隋太卜署所属有男觋十六人,掌巫术。
即“东京兵马都部署司”。
官名,明清皆置。明代府学设教授一人,从九品,掌教授所属生员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儒学》。清代府学教授为正七品,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儒学》。元代也有儒学教授。
辽时诸部酋长之称,亦称“莫弗贺”。
官名。同“筮人”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参见“筮人”。
官名。南朝宋置。门下省低级官员。
官名。唐朝都水监河渠署次官,置一员,正九品下。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
僧官名。明清置,属僧录司。秩正六品,左右各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