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户曹

户曹

官署名。① 三国吴尚书台四曹之一,以尚书主之,下置郎。掌国家财政、会计、仓库、户籍、田宅等。参见“户曹尚书”、“户曹郎”。② 王府、公府、将军府僚属诸曹之一。汉朝三公府始置,掌民户、祠祀、农桑事,长官为掾。三国魏相国府、大将军府、晋朝诸公及位从公府、将军府皆置,长官设掾或属。至西晋末设参军主曹事。南朝诸公、督府,北魏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府、王府、位从公府、将军府,北周都督中外诸军事府皆置,长官为参军或参军事。隋朝左右领军府、王府置,长官为参军事,高祖开皇三年 (583) 改为司户,长官改司户参军事。唐朝王府复置,掌封户、僮仆、弋猎、过所。三都、都督府、督护府亦置,长官皆为参军事。③地方州县官府诸曹之一。汉朝郡县始置,长官为掾或史,职掌同公府户曹。三国、晋、南朝郡县多置,南朝宋诸州亦置。北齐司州、郡县置。长官多为掾。隋朝州 (郡)县置,开皇三年改司户,长官为从事、佐、参军事。唐朝诸州置,掌户籍、道路、过所、杂徭、婚姻、田讼、良贱等民事,长官为司户参军事。北宋初置于开封府、三京,掌户籍赋税、仓库受纳事,长官为参军。徽宗大观二年 (1108) 州郡并置。


官署名,汉置,汉朝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称三公,三公办公的官署称府,府中分掌某方面事务的机构称曹,户曹为诸曹之一。户曹掌民户、祠祀、农桑;其长官称掾,副长官称属。郡县也置户曹,其职事略同公府户曹;其长官称掾,副称史。王国也置,职事同三公府之户曹。三国魏相国府、大将军府沿置。三国吴尚书台置户曹,为尚书台四曹之一,下置郎,掌国家财政、会计、仓库、户籍、田宅等。晋朝诸公府及位从公府、将军府皆置,长官为掾或属,至西晋末年,改置参军掌曹事。其后,南朝、北魏、北齐、北周皆沿置,长官为参军或参军事。隋朝王府和左、右领军府也置,长官称参军事。唐朝王府复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长

    西汉文帝时南越王赵佗见汉使者时自称蛮夷大长。大长,犹言“首领”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“陆贾至南越,王甚恐,为书谢,称曰:蛮夷大长老夫臣佗……”

  • 下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魏皇子王国、诸王国、公国置。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为从八品下或从九品上。北齐沿置,官品同。

  • 新南厂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内府惜薪司所属机构。掌供应宫廷薪炭。设佥书、监工以督其事,皆以宦官为之。

  • 圣库

    官库名。太平天国从金田团营开始,即在起义军内部成员中实行一种人无私财,一切归公,生活所需全部取给于圣库的制度。其制规定,凡军中全体人员,须将各自的财产交给圣库,战争中缴获的金银财物一律归公;而每人的生

  • 威东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 置,与威西、威南、威北将军合称四威将军。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,地位相当于安东将军。

  • 行人司司副

    官名。明朝行人司副长官,左、右各一人,从七品,专掌奉节出使诸事。

  • 别头试

    贡举考试名。唐朝礼部试士,举人与礼部侍郎有亲故关系者,移试吏部考功司,称别头试。德宗贞元十六年(800)罢。北宋太宗雍熙二年(985),复命礼部试考官亲戚移试别处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,令国子监、开

  • 中爵郎中

    官名。 北齐吏部始置, 为主爵曹长官,一员,六品上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改主爵郎置,为吏部主爵司长官,一员,从五品上,掌封爵等事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为司封大夫,咸亨元年(670)复旧;武则天

  • 度支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。掌诸军兵田。职与典农都尉相通。七品,秩六百石。隶大司农。西晋省。官名,三国魏置,属大司农,掌兵田(军垦),职与典农都尉类似。七品,六百石。晋省。

  • 太子奉药

    官名。金朝置,属宫师府。位在侍药下,掌承奉医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