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昭武校尉

昭武校尉

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(637) 置为正六品上武散官。北宋初沿置,为正六品上武散官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罢。


官名。唐置,正六品上,为武散官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兵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村监察委员会

    村自治组织的监察机关。北洋政府时期,山西省于民国十一年(公元1922年)实行“村自治”,村自治组织的监察机关为监察委员会,设监察委员五至七人,其主要职务为清查村财政及举发执行村务人员的弊端。

  • 行台省度支尚书

    官名。隋朝行台尚书省置,一员,视从三品,掌同度支尚书,兼掌都官、工部事。

  • 营军都督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为大将军及太尉府属官。洪饴孙《三国职官表》作七品。西晋三品将军以上军府皆置,诸公及开府位从公加兵者亦置。官名,三国魏置,为太尉府、大将军府属吏,掌军营事务,七品。西晋将军府三品以上者皆

  • 女官六局

    明朝宫中尚宫、尚仪、尚服、尚食、尚寝、尚功六局的合称。掌管侍奉皇帝和后妃日常生活之事。详分见各局。

  • 牧群千户

    官名。元代在西北草原及江南腹地都有属于官府的孳生马牛牧地。牧地马群或千百或三五十,有千户、百户以管理之,其职位父子相承,各牧群自夏及冬,随地之宜,行逐水草,十月各至本地。朝廷以九月十日遣守官驰驿阅视,

  • 蒙疆善后委员会

    官署名。民国十一年 (公元1922年) 陆军部组织蒙疆善后委员会,由陆军总长兼任会长。同年十月三十一日北洋政府公布《蒙疆善后委员会条例》,蒙疆善后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,由总统特派;委员十二人,由委员长就

  • 户部十三司

    官署合称。即“户部十三清吏司”。明洪武二十九年改户部十二属部为十二清吏司。永乐元年(1403)改北平司为北京司。十八年革北京司,设云南、贵州、交阯三清吏司,宣德十年(1435)革交阯司,定为十三司。每

  • 辽东盐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七盐使司之一。掌辽东等路诸盐场产销。设在辽东。行盐地面为辽东各地。设使、副使领司事,秩正五品、正六品。下设判官、管勾、同管勾、都监、同监、知法等官。辽东盐旧课收入十三万一千五百七十二贯八百

  • 会长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时期平政院惩戒委员会不设委员长,以会长为主官;民国四年(公元1915年)江苏省行政会议规定以巡按使为会长;民国十年(公元1921年)省参事会设会长一人,由行政长官兼任。

  • 纪和大夫

    散官名。金朝司天二十五阶之第十阶,秩正六品上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司天翰林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正六品上,称纪和大夫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