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朝官署名。南面京官,置内客省使、副使等职。
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制造舆轿。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太仆寺典厩署始置。唐朝沿置,六员,正九品下。官名。唐太仆寺典厩署置,员额六人,秩正九品下,主车乘之事。
官名。即“福建清吏司郎中”。
军官名,汉置,掌幡旗的军校。幡,一种窄长的竖旗,垂直悬挂。《汉书·成帝纪》:“(元延二年)冬,行幸长杨宫,从胡客大校猎。”注:“如淳曰:合军聚众,有幡校击鼓也。”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次官,员二人,多省称为小司空或少司空,佐大司空卿掌国家各种工匠,负责建筑兴造事务。正六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官名。北周置,为大司空的副职。员额
官名。清末大清银行副长官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设。定额一人,正四品,简任,任期五年。掌佐正监督总理全行事宜,正监督有事故时代行其职。
官名或官署名统称。汉朝、两晋及南北朝时期指刺史、侍御史及尚书左、右丞等有监察权的官员。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“监司项背相望,与同疾疢,见非不举,闻恶不察。”宋朝诸路转运使司、提点刑狱司、提举常平司有监察
官名。明置,为锦衣卫长官。《明史·职官五·锦衣卫》:“锦衣卫,掌侍卫、缉捕,刑狱之事,恒以勋戚都督领之。”参看“锦衣卫”条。
官名。西周始置,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虎贲氏,为宫中卫戍部队将领,掌王之出入仪卫之事。春秋战国沿置。汉朝属中央禁卫军。原名期门,武帝置,平帝元始元年(后1)更名虎贲郎,由虎贲中郎将率领,职掌宿卫,禁卫皇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