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即“旗籍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军中给事官。见 “军中典官”。
官名,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太宗平定洛阳后置,掌国之征讨,总判府事。其官有长史一人,司马一人,从事中郎二人,军谘祭酒二人及主簿、录事、记室、功曹参军、兵曹参军事等官。见《旧唐书·职官一》
周朝天子的诰命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仆》:“出入王之大命。”郑玄注:“书大命,王之教也。”
① 军队建制。殷朝置。《甲骨文合集》第三三○○六片: “丁酉贞,王作三师,左、中、右。”②官名。(1)春秋时宋国置。六卿执政大臣之一,掌君臣百官的教训,又与右师兼掌四乡政令。《左传 ·成公十五年》:“
见“隆禧总管府”。
官名。金置,秩正八品,掌监草场出纳之事。
官名、郡名,汉末王莽置,为京尉大夫或京尉郡的省称。王莽分三辅为六尉郡,渭城、安陵以西,北至栒邑、义渠十县,为京尉郡,郡置大夫一人,职如太守,郡府称大夫府,居故长安寺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和“三辅黄图”。
官名。三国魏、晋朝置,掌监察。隶御史台。《晋书·职官》: “又案魏晋官品令又有禁防御史,第七品”,“亦兰台之职也。”官名。魏晋皆置,秩七品掌监察。《晋书·职官志》:“魏晋官品令又有禁防御史第七品,……
六厩为天子养马之处,设令丞或长丞。六厩既属太仆,又属水衡都尉;每厩养马万匹。六厩为:未央厩、承华厩、騊駼厩、骑马厩、辂(或作路)軨厩、大厩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