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政部直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掌清王朝遗留的北平诸坛庙管理事务。
官名。十六国后赵置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下》: “(晋)征北将军褚裒率师伐(石)遵,次于下邳,遵以李农为南讨大都督,率骑二万来拒。”
代理、兼职。长官兼理部属职责,低级官员代行较高职权,均可称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 “羊舌鲋摄司马。”杜预注: “摄,兼官。”《史记》卷四《周本纪》: “公乃摄行政当国”。官员任用类别之一。摄为暂时代理
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不遇类科目。神龙二年(公元706年)诏举,冯万石等三人及第。
官名。晋于王国置陵长、庙长,分掌王国陵、庙之事。南朝梁陈沿置。
见“教坊”。宋代教坊所属俳优的总领班。见“教坊”。
官名。金代器物局、尚衣局、尚食局、御药院、头面库等均置此官,为该官署的佐官,多为从九品。与都监共掌其事;其官署不同,所掌各异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
授与爵位。古代授给爵位时,要举行一定的仪式,这种封授仪式,称为拜爵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,爵至大庶长。”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燕王府,员额八百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舆”。
乡、镇公职人员。国民党政府设于乡、镇公所,掌理民政事项。下设干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