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管勾

管勾

官名。①宋朝始置为差遣名目之一,如管勾机宜文字、管勾往来国信所、管勾留司御史台事等。金、元置为首领官,各司多置。设于左、右司、各部,御史台,枢密院所属架阁库,各一至二员,正八品,掌收藏籍帐案牍等事。元朝并有蒙古架阁库。回回架阁库之别。又有设于各院、司、署,局及鹰房、河桥、盐场、廉访司、宣慰司等处者,自从七品至从九品不等,职掌衙门公务。明初沿元制。于中书省、御史台、户部等分置,自从七品至从八品不等,掌出纳文移、庋藏籍帐。洪武(1368—1398)中改定官制,渐废。②清“屯田管勾”简称,详“屯田管勾”。


官名。宋设此官。《宋史·职官四·三京留司御史台》:“管勾台事各一人,以朝官以上充。掌拜表行香,纠举违失。”金、元两朝,各职司多置管勾,尚书省、中书省、枢密院、御史台、行中书省、廉访司、宣慰司,及河桥、盐场、鹰坊等都设此官。其官多掌出纳文移庋藏籍帐等。清代只孔庙有此官,掌祀田钱谷之出纳。见《金史·百官》、《元史·百官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庙博士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管理帝王祖庙。见《魏书·礼志一》。

  • 中藏府承禄署

    官署名,为中藏府的下属机构,其职不详,似乎是掌中宫官吏之俸的官署。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:“甲申,中藏府承禄署火。”

  • 同签书枢密院事

    官名。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(983)始置同签署枢密院事。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哲宗元祐(1086—1093)后复置。官名。宋、金设置,为枢密院的佐官。见“枢密院”。

  • 特别法庭

    审判机关名。《临时约法》中规定大总统受弹劾后,由最高法院(大理院)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。这是南京临时参议院为防止总统危害民国的措施之一。但是在整个北洋政府统治时期,议会并未能够弹劾总统,

  • 上佐

    州郡、军府高级佐官通称。《晋书·王舒传》:“明帝之为东中郎将,妙选上佐,以舒为司马。”《宋书·刘延孙传》: “世祖伐逆,府缺上佐,转补长史、寻阳太守,行留府事。”迄唐,凡别驾、长史、司马、治中,通谓上

  • 盛京工部银库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盛京工部所属办事机构。顺治十六年(1659)置,设司库二人,笔帖式若干人,皆为满员。藏贮户部发给岁修工料银及本部所征苇税、木税、砖瓦折银,以备支用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裁。

  • 督办土药统税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末置,为土药统税总局长官。见“土药统税总局”。

  • 泄谟觚

    官名,汉时伊都国置此官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:“伊都国,官曰尔支,副曰泄谟觚、柄渠觚。有千余户,世有王,皆统属女王国。”

  • 宝晋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山西之铸钱局。顺治二年(1645)置局。雍正七年(1729)改今名。设监铸官一人,以佐贰官充任。掌理本省鼓铸事宜。

  • 奚官

    官名。掌养马。宋代苏轼《韩榦十四马》:“老髯奚官骑且顾,前身作马通马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