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吏部中大夫司士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官署名。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。又作“会计司”,详“会计司”。
明代基层组织或役制组织。明代在江南地区,其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多实行都图制,但在当时北方各省,如山东、北直隶、山西、陕西及河南等地,在乡、坊之下多只里、甲二级。明代初年规定,大致各州县税粮的征收,均以里甲
亦作莫府。将军出征时的府署。战国置。将帅出征军还则罢,治无常处,故以帐幕为府署。幕府省约文书图籍。后世沿称,亦作为将军府、将军的代称。五代时指节度使府。后唐: 诸道开置幕府,除节度副使、两使判官由中央
春秋齐国宫内女官之号。《管子·戒》:“中妇诸子谓宫人”。戴望注: “中妇诸子,内官之号。”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置,属“县司法处”,见该条。
武官名。东汉置,董承曾任此职,见《东汉会要·职官一》。
官名。①西周置,春秋战国沿置。又称候。掌迎送宾客之事。《诗经·曹风·候人》: “彼候人兮,何戈与祋。”毛传: “候人,道路送迎宾客者。”南凉亦置。《晋书·秃发傉檀载记》: “州人王钟、宋钟、王娥等密为
官署名。金朝置。管理上京 宫城。设提举、同提举领司事,秩从六品、从七品。官署名。金置,掌本京城墙及修缮等事,不常置。其官有提举一人,从六品;同提举一人,从七品。其属有使、管勾等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》。
唐制,除受四品以下,五品以上官称制授,见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“景云元年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