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1、军队编制单位名,一营即一部,其长官称校尉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一·将军》:“大将军营五部,部校尉一人,比二千石。”《后汉书·刘玄刘盆子列传》:“乃分万人为一营,凡三十营,营置三老、从事各一人。”后世多沿置,所辖人数不一。

2、兵种单位名。《后汉书·百官四》:“北军中候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掌监五营。”五营即屯骑营、越骑营、步兵营、长水营、射声营。其长官皆称校尉。后世以兵种名营的更多,尤其是明清。


军事编制单位。(1)清代八旗兵以营为编制单位,如亲军营、骁骑营、前锋营、步军营等。(2)清代绿营兵制,以营为标,协以下的一级编制单位,由参将、游击、都司、守备分别统领。参见“绿营兵”。(3) 清代的湘军,以营为其编制单位,其下有哨。(4) 民国时期营是团以下的一级军事编制单位,其下辖有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世袭罔替

    清朝袭爵之制。天聪五年(1631)初定世袭之制,凡立军功或阵亡者,国家赏恤爵位,准子孙世代承袭。凡世爵皆有袭次,其不计袭次与国长存者,则加“世袭罔替”。宗室中亲王加“世袭罔替”者即俗称之“铁帽子王”,

  • 市署丞

    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隶太官令。流外三品蕴位。

  • 司空啬夫

    官名。战国秦置。司空有监督刑徒制作车辆等物的机构。司空啬夫即其主管官员,即邦司空或县司空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杂抄》: “大车殿,赀司空啬夫一盾,徒治(笞)五十。”

  • 骁骑将军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东汉沿之,为杂号将军,统兵出征,事迄即罢。三国魏置为内军将领,有营兵,遂常设,以高功者任之。先设长史、司马、功曹等僚属,后省。元帝咸熙(264—265)中,司马昭为相国,置于相国府,统率

  • 鸿胪寺主簿厅

    官署名。明清两代在鸿胪寺设主簿厅,是主簿的办事机构。主簿掌章奏与文书往来。清制,主簿厅所属有档房、启疏科、俸粮科。

  • 点检

    官名。五代时后唐皇帝巡行或出征,置大内都点检官,后周始置殿前都点检,位在都指挥使以上。自宋太祖赵匡胤以都点检被拥立为皇帝,其后便不再授此官。参看《文献通考·枢密院·殿前司》。

  • 地官府都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属官,佐大司徒卿、小司徒上大夫掌地官府事务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内傅母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为后宫女职。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三一《刘华仁墓志》:“同伙人内傅母遗女痛念松年之契,悲悼感结,故刊玄石,述像德音。”

  • 典庖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庖人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,主管供给食用牲畜的事务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典庖中士,正二命,典庖下士,正一命。属天官府膳部中大夫。

  • 大理寺丞

    官名。见“大理丞”。官名,北齐于大理寺卿、少卿之外置大理寺丞,为卿的佐官。隋初沿置,炀帝时改为勾检官,与大理寺正分判狱事。唐代复为大理寺丞,员额六人,从六品上,掌分判寺事,正刑之轻重。其断罪不当,则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