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旗正身
清代指八旗正户家主及其子弟。系旗人基本组成部分,可充当护军、前锋等差使。
清代指八旗正户家主及其子弟。系旗人基本组成部分,可充当护军、前锋等差使。
春秋楚地。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。《左传》文公十六年(前611):楚人伐庸,“次于句澨,使庐戢棃侵庸”,即此。
即“越王无余之”。
官名。北宋景祐元年(1034)始置,选三丞以上曾任知县人充任,掌纠绳百官,肃清纪纲。任职满二年除正任御史,再供职二年即除三司或开封府判官。元丰改制罢。
在今山西文水县南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乾德五年(967),北汉鸿唐寨招收指挥使以寨降宋,即此。
官名。即库部郎中,唐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库部郎中。
西汉置。治今河南舞阳县东北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刘玄更始元年(23),“光武别与诸将徇昆阳、定陵、郾,皆下之”,即此。北魏皇兴元年(467)改为北舞阳县。两汉属颍川郡,西晋属襄城郡。
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。形势险要,唐初驻兵于此,以防突厥南下。北宋与契丹屡次在此交战。元仍以重兵驻守。明初筑土城,万历二十二年(1594)改为石城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
?—1405明河南夏邑人,字伯殷。梅思祖之侄。洪武十一年(1378)召为宁国公主驸马,得太祖宠爱。受密命,辅皇太孙允炆。建文初,充总兵官镇守淮安,阻燕兵南下。成祖即位,令宁国公主以血书召还。永乐二年(
?—1464明顺天丰润(今属河北)人。袭父职为锦衣卫百户。正统末,进千户,理镇抚司刑狱。擢指挥佥事,坐累解职。景泰七年(1456)复官。英宗复辟,因从夺门之变有功,进指挥使。广布旗校,刺外廷事,为帝所
1456—1527明宗室。英宗第七子。英宗被软禁南宫时生。天顺元年(1457)英宗复辟后封吉王。成化十三年(1477)就藩长沙。颇重学术,好访古迹,于岳麓书院刊刻《先圣图》及《尚书》,以授学者。嘉靖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