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勃律

勃律

唐时西域国名。有大、小勃律之分,大勃律亦称布露。在吐蕃西(今拉达克西南端与克什米尔交界处)。西与小勃律接。小勃律即今吉尔吉特。唐万岁通天时大勃律遣使通好,开元八年(720)封其首领为勃律王。后因吐蕃相逼,避居小勃律。开元初小勃律王没瑾忙入唐,“玄宗以儿子畜之”,以其地为绥远军。后吐蕃夺小勃律九城,唐军败之,复九城,封没瑾忙为小勃律王。没瑾忙及其子死后,其王苏失利复附吐蕃。天宝六载(747)高仙芝攻小勃律,执苏失利归京师,玄宗赦之,授右威卫将军。改其国号为归仁,置归仁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必兰阿鲁带

    金人。宣宗贞祐初,自宁化州刺史升同知真定府事,权河北大名宣抚副使。贞祐三年(1215),以保全赞皇县之功,遥授安武军节度使,改昭义军节度使,充宣抚副使。复加权元帅左都监、行元帅府事。完缮所属州县城池,

  • 五等爵

    爵制名。一说夏、商时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爵,周代为天子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六等。一说认为与三等爵同为西周实有制度,并相互为用。即五等爵以定封地大小,三等爵以定其所食:公食其半,侯伯食三分之一,子男

  • 海军提督

    官名。清末海军统领官。光绪十四年(1888)置北洋海军提督一人,从一品,统率该舰队。中日甲午战后裁。宣统元年(1909)复置海军提督一人,副都统加正都统衔,为巡洋、长江两舰队统制官。

  • 吐蕃

    古族名、政权名。其名或谓由西羌中之“发羌”音转;或谓本南凉秃发氏之后,因曾用“秃发”为国号,语讹而称吐蕃。隋初,势力渐盛。囊(朗)日论赞时,励精图治,平息叛乱,兼并赤邦松辖区,势力向外发展,统治中心由

  • 窦允

    西晋始平(治今陕西兴平东北)人,字雅。出自寒门,少仕县,稍迁郡主簿,察孝廉,除浩亹长。勤于为政,劝课田蚕,平均调役,百姓赖之。迁谒者。泰始中,受旌表,拜临水令。迁巨鹿太守,卒于官。

  • 共和统一会

    清末民初政团。宣统三年十一月二日(1911.12.21)由伍廷芳、张謇等发起成立。1912年2月29日与国民共进会、政治谈话会合并为统一共和党,以巩固全国统一、建设完美共和政治、发展国力、力图进步为宗

  • 傅阳县

    春秋偪阳(傅阳)国。秦置县,在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南。属泗水郡。西汉属楚国。东汉属彭城国。晋因之,后废。

  • 州重

    又名州望。见“贡举”。

  • ①文书名。下行文。初意为上告于下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诏相王之大礼。”秦统一天下,始定天子称皇帝,其令为诏。此后,即作为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。后世皆因之。亦称“诏书”、“诏旨”、“诏命”等。宋

  • 算賸余(餘)编

    书名。清顾观光撰。一卷。《武陵山人遗书》八种之一。收有《几何原本六和六较线解》、《开方余义》附《开带纵立方法》等一些著作和论文,这些著作后又被刘铎收入《古今算学丛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