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飒
东汉河内修武(今河南获嘉)人,字子产。早年家贫,常佣以自给。新莽时任州郡官职。东汉建武初,历任侍御史、襄城令、桂阳太守。在郡兴办教育,移风易俗,传播中原先进文化。于含洭、浈阳、曲阳等县凿通山道五百余里,置亭传、邮驿、省息劳役,便利吏民往来。又因郡内来阳县出铁石,置铁官,禁私铸,一岁增收五百余万钱。任职十年,郡内安定,经济文化得到发展。建武二十五年(49)征还,拟任少府,因病未就,后卒于家。
东汉河内修武(今河南获嘉)人,字子产。早年家贫,常佣以自给。新莽时任州郡官职。东汉建武初,历任侍御史、襄城令、桂阳太守。在郡兴办教育,移风易俗,传播中原先进文化。于含洭、浈阳、曲阳等县凿通山道五百余里,置亭传、邮驿、省息劳役,便利吏民往来。又因郡内来阳县出铁石,置铁官,禁私铸,一岁增收五百余万钱。任职十年,郡内安定,经济文化得到发展。建武二十五年(49)征还,拟任少府,因病未就,后卒于家。
书名。清谭嗣同、唐才常撰。二卷。卷一载谭嗣同文,凡十八篇,多不见本集;卷二载唐才常文,凡二十七篇,多见《湘学报》及《觉颠冥斋内言》。末附二人传记。有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刊本。
陶瓷名词。是釉上彩瓷器的一种,以黄、绿、紫等色为主要色调,不用红色。制作始于明代。明正德时期已极精致。清康熙时期进一步发展,色彩除黄、绿、紫外,增加当时特有的蓝彩,加彩方法更为多样。
中国佛教般若学各派的总称。东晋时,佛学日趋繁荣,佛家依傍玄学各派观点,阐发《般若经》否定客观世界存在的所谓“空”的含义,因而产生多种派别。晋宋间昙济作《六家七宗论》,即观点有六家,派别分七宗。七宗指以
中国佛教三论宗之经典。指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创始人龙树的《中观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及提婆的《百论》。十六国后秦时经鸠摩罗什翻译流行于中国,成为三论宗所依之论典。又指东晋僧人僧肇的《不真空论》、《物不迁论
即“午桥庄”。
1870—1923广东南海人,名耀登,字肇章。早年在香港巨隆磁器店学徒,后驻日本为该店收理帐款。巨隆停业后,在神户自设东盛泰商号,并与弟玉阶在香港合开怡兴泰,贩运土洋杂货,盈利甚丰。后独资经营航运业,
明四川成都人,字宣子。崇祯进士。著有《蜀国春秋》。
1848—1926浙江定海(今舟山)人,名佩珍。清咸丰八年(1858)在上海协记五金店学徒,后任平和洋行买办。光绪四年(1878)开设慎裕五金号,迅速成为上海五金行业巨头。二十三年任中国通商银行总董。
1480—1555明浙江鄞县(今宁波)人,字安卿,号东洲。正德进士。以御史巡视居庸诸关,曾力谏阻武宗擒献活虎、活豹之旨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官至刑部尚书,改左都御史。三十四年卒于任。著有《东洲杂稿
约707—约760唐润州延陵(今江苏丹阳西南)人,郡望兖州(今属山东)。开元进士。官监察御史。安史之乱时,在长安受伪职。乱平,贬岭南,卒。诗多五言古体,写田园风光,淡朴自然,抒发士大夫闲适情调。有集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