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礼
古代五礼之一。为祭祀典礼。包括对昊天上帝、日月星辰、司中司命、风师雨师、社稷、五祀、五岳、山林川泽、四方百物等以及祖先的祭祀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吉礼事邦国之鬼、神、示。”历代内容各有增减。
古代五礼之一。为祭祀典礼。包括对昊天上帝、日月星辰、司中司命、风师雨师、社稷、五祀、五岳、山林川泽、四方百物等以及祖先的祭祀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吉礼事邦国之鬼、神、示。”历代内容各有增减。
?—1860清广西贵县(今贵港)人。镇吉一作进级、正纪。石达开族弟。咸丰三年(1853)封国宗。七年随石达开离京出走。后独率一军,转战粤湘桂各省。十年在广西安定(今都安)被俘,解桂林殉难。
官署名。元代地方监察机构。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(1278),置司福州路。二十年,改为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司。监治福州、建宁、泉州、兴化、邵武、汀州、漳州等路。二十八年,改肃政廉访使。
官署名。明永乐中置,设于午门外,定设中书舍人二十人,其恩荫带俸者不在员额内。掌书写诰敕、制诏、银册、铁券等事。舍人员无正贰,由历俸年深者掌印。清沿置,初设中书舍人十二人,以资俸深者掌理科事。顺治九年(
明代蒙古瓦刺部首领也先年号(1453—1454)。凡两年。
?—1636明福建同安(今厦门)人,字实甫,号鹤昭。万历进士,授编修。天启中历任国子司业、祭酒。监生陆万龄请建魏忠贤生祠于太学旁,却之,即夕挂冠归,忠贤矫旨削其籍。崇祯初起少詹事,进礼部侍郎,不久辞归
见“月坛”。
唐乾元后曾以保州改置,治定廉县(今四川理县)北。后复旧。
1028—1086北宋成都双流(今属四川)人,字文约。举进士。熙宁三年(1070),通判宁州,上书颂王安石新法。擢集贤校理、检正中书孔目房,寻同知谏院。迁侍御史知杂事,判司农寺。推行常平、水利、免役、
官名。北宋置,为内侍省属官,以内侍官在内殿崇班以上者充任,位副都知下,分掌往来国信所、军头引见司、翰林院等部门之事。元丰改制,为内侍职事官,正六品。南宋沿置。辽亦置。
略写作定。元货币单位。古人铸金、银为长条形以便携带,称为铤,锭即铤的异写。唐宋时,银每铤五十两,号大铤;大铤之半为中铤,中铤之半为小铤。元代行钞法,习称钞一贯为一两,五十贯为一锭。蒙古语作速客思,波斯